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我国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民工市民化”,而高质量就业———在城市稳定就业和获得较高的收入,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保证,否则,即使获得城市户籍,如果没有收入保障,农民工也难以在城市生存下去。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提高就业质量,让劳动者体面就业。
本文对多维贫困的理论和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多维贫困测量比传统的以收入定义和测量贫困更能准确地反映贫困人口的福利被剥夺情况。本书将资产作为一个重要维度纳入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并利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以及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的多维贫困进行了测量。
本文对多维贫困的理论和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多维贫困测量比传统的以收入定义和测量贫困更能准确地反映贫困人口的福利被剥夺情况。本书将资产作为一个重要维度纳入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并利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以及2009年 “中营养与健康调查” 数据,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的多维贫困进行了测量。
本章以笔者对阿坝州13个县开展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对藏族、羌族和汉族之间的贫困进行测量比较。研究的内容包括贫困和不公平测量、贫困决定模型。通过这项研究,试图弥补这方面的研究不足,为新阶段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提供实证依据。
本章阐释了贫困内涵与外延的演变,总结了贫困的不同类型,并梳理了贫困测量的基本方法。总体而言,随着学术界对贫困认知的深化,贫困的内涵与外延均得以丰富,多维贫困的复杂性得到呈现。在这种背景下,拓展贫困类型的划分并丰富贫困甄别的基本方法与测量工具是未来贫困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文研究国际减贫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中等收入国家和国际组织在贫困测量与瞄准方面的做法。
本书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对人类“生活质量”进行人文关怀,通过对欧洲、东南亚、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研究分析,勾勒出了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发展和建设的脉络,为我国构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提供了借鉴。
当我们在讨论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时,很难拿出能够反映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状况且有说服力的数据,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还未建立起能够测量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专门成立了城乡统筹发展研究课题组,以2006年全国和分省数据为基础,首次尝试建立反映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状况的测量评价指标体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不可...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