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后现代境遇     检索到  1046  条相关信息

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贯彻实施社会性别主流化是加强和改善社会参与与社会管理的一个基本方面,对于社会民主政治推进有重大影响。本文认为社会性别主流化有明确的国际背景,是一项全球性战略,也是全球政治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关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中国境遇,本文从责任主体和行动主体两方面指出了其有待加强和改善之处,并阐述了在后现代境遇下,社会性别主流化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认...

作者:王宏维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后现代社会学至今仍是一个非常难以界说清楚的领域。首先,后现代主义不仅渊源众多而又支脉繁杂。简论之,后现代的概念最早发端于文学艺术领域,后来在一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其中尼采(F.Nietzsche)、海德格尔(M.Heidegger)哲学以及后结构主义哲学起了最直接的促进作用。后现代主义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80年代达到其顶峰,...

作者:沈杰 出版时间:2000年10月
关键词:

2006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代表市委要求龙岗按照21世纪水准和后现代理念进行建设。许宗衡市长也提出,龙岗的城市建设不能摊大饼,要高标准规划建设。随着深圳获得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权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实施特区内外一体化政策,龙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机遇期。龙岗为什么要按后现代理念进行建设?什么是21世纪标准和后现代理念?后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是...

作者: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提出替代农业、后现代农业、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等概念的背景是一致的,都是出自对人类健康饮食这一重大问题的不满和担忧。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源泉。但是人类食品消费早已经脱离自给自足的阶段,更多的是 通过社会化生产和交换的方式来提供。

作者:檀学文 杜志雄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农村贫困人口;绝对贫困;相对贫困;贫困治理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产业扶贫;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后脱贫时代;乡村振兴;相对贫困;乡风文明建设;乡村相对贫困人口

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借助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契机向城市转移,以商品化的劳动为要素参与到市场经济发展链条中,并使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外出务工的经历使农民接受城市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洗礼和影响,逐渐形成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小农经营模式的农业生产无法...

作者:董国礼 刘谨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