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历史贡献     检索到  32096  条相关信息

文化即“人化”,文化通过传统得以保存和理解,文化传统是民族世代传承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指导下人的创造物。甘肃文化是指甘肃人民世代相传的优秀思维方式和优秀文化产品(广义)。讲“历史贡献”不是为了贡献历史材料,而是为了开掘甘肃文化的现代意义,培育甘肃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甘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中华复兴继续贡献力量。

作者: 出版时间:2013-01-01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上海产权市场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发展思路。首先是生产要素商品化进程中的上海产权市场,包括上海产权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上海产权市场20年发展的七个转变。其次是上海产权市场的历史贡献,包括为国资国企改革服务,提升全国国企产权交易中心的市场功能;为金融资产优化和金融品种创新服务,提升全国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的市场功能;为各类企业并购重组服务,提升全国并购交...

作者:蔡敏勇 出版时间:2015-05-01

在本章,作者将利用浙江省宁波市NM村的案例说明当地方政府介入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时,地方政府的行为与村集体内的共识之间如何互动以左右最后的改制路径。

作者:金文龙 出版时间:2019-11-01

山西省情是历史与现实的综合反映,历史是现实的累进,现实是历史的发展。研究和认识山西省情,首先要从研究和认识山西区域地理状况和历史发展变化开始,它是山西省情发展变化现状的来源与基础。

作者: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词:

本文分别回顾了古代的西部开发与国家管理、近代中国的西部开发、建国后(1949~1998年)西部开发的不懈追求,并阐述了历史对当代的启示。

作者:韦苇 张定国 刘秉扬 出版时间:2005-10-01

首先,在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先后有晏阳初、梁漱溟、董时进、国民党政府以及毛泽东有所作为。其次,我国农村的发展变迁波澜壮阔,是一部绝无仅有的伟大画卷。作为传统的农业之国,历史上,农民和农村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核 心,传统民俗、宗教信仰、礼仪气节等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精髓,多浸透着浓厚的农村传统。探究我国农村的历史演变,乃是研究我国当前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历史社会学第三波的发展不仅包括方法论与时间性转向,也内含研究议题的变革。本文从其中一个重要议题——知识研究出发,来讨论这些议题如何体现历史社会学的最新理论内核,并为各自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与可能性。本文重点阐释了知识-权力装置的建构、多元行动者及其场域、知识生产时刻这三个知识研究的可能面向,并回顾了诸多西方学界近期作品来加以阐发。<

作者:郦菁 出版时间:2020-01-01

在前面大量分析的基础上,本章系统揭示乡镇企业的历史地位。我们首先分析中国传统体制下扭曲的二元经济结构,从而指出中国的特殊国情。进而通过一个模型刻画乡镇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中的双重作用。前面已对乡镇企业与体制转型之间的关系论述较多,这里我们就重点阐述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分别指出乡镇企业在中国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的积极作用及其不足。这样,我们就...

作者:谭庆刚 出版时间:2007-04-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