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谁来种地”的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郊区更为尖锐,因为当地农民的务工经商机会更多,其他收入来源更多,种地意愿及动力更弱。这个空白近年来逐渐为外来务农人员所填补,成为先进地区特别是大城市郊区农业的一个趋势。外来务农者在城郊农业中的重要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我们近年来对北京外来务农人员进行了一些调研。2014年12月,我们在房山区青龙湖镇果各庄村...
改革开放之后很长时间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这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重要问题,1978年城镇居民收入大约为农村居民收入的2.5倍,2014年城乡居民名义收入差距达到2.75∶1,名义收入差距最大省份的比值为3.47∶1,最小为1.85∶1。考虑生活成本差异之后,全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为2.02∶1,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最大省比值仅为2.5∶1,...
本章主要从微观层面讨论在社会变革中,农民行为的特征,另外研究关于闲暇性质的核心假定,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已经成为一种能为农民带来正效用的正常商品,并提供经验证据对此进行说明。
文章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流出地监测调查数据,重点分析新生代农村人口的务农现状,并探究其务农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村人口务农比例低,与老一辈农村人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乡村社区治理环境对他们的务农决策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应当进一步保障和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抓住机遇推进农业现代...
家庭经济的重要构成即家庭收入和支出。在老牛湾村,务农仍是其基本职业,但以老牛湾的自然状况,单靠务农,断难维持家中正常的生活开销。因此外出务工、谋求第二份职业成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第二份职业类型有经营店铺、运输、渔业养殖和旅游服务等。
本文在2013年和2015年CSS数据基础上对农村流动青年与未流动青年的就业选择进行了研究。发现:与农村未流动青年中的新生代本地农民工和部分务农的新生代本地农民工相比,受教育程度高、未婚、女性农村青年更加倾向于向外流动成为流动青年,即新生代外出农民工。新生代本地农民工、部分务农的新生代本地农民工的年均收入虽然低于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但其收入增长速度更快。多元回...
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外出的农民工中,男性占68.8%,女性占31.2%;从年龄结构看,外出农民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3.7%,21~30岁占29.2%,31~40岁占22.3%,平均年龄为38.6岁,相对于2000年平均年龄33.6岁提高了5岁,这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必然结果。相应的,留在农村从业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女性所...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