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制度问题     检索到  79847  条相关信息

本文认为,乡村社会冲突问题的根源在于实际运行的一系列制度规则的缺陷。这些制度在构造基层政权的角色、权利义务及其和村民的社会关系方面,存在着内在的价值、目标和利益紧张。此产生冲突的根源是乡村政治整合的困难。

作者:张静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围绕农村金融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鲜明的学术观点。但由于农村金融制度本身内容的复杂性引发的学术讨论较多,所以难以做到全面分析。因此,本文主要对学者们70年来针对农村金融制度讨论较为热烈的四个问题,即“农村金融制度的贡献”“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农村金融的供求关系”“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系统...

作者:蒋永穆 王瑞 豆小磊 邓有根 刘润秋 卢洋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1979年开始的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推广,实质上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尤其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但是1984年以前,理论界对第一步改革讨论的角度或侧重点并不是土地制度,而是农业经营体制或方式的变革。而明确、深入地讨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大体上是从1985年开始。因而,土地制度改革基本上被看作是农村第二步改革讨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就19...

作者:曲福田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土地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的”。农村土地制度扮演着协调土地与农民关系的媒介角色,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产经营状态,更牵涉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术界围绕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宏观层面主要是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历程...

作者:蒋永穆 王瑞 豆小磊 邓有根 刘润秋 卢洋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在移民问题识别的基础上,归纳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的特点,问题导向研究,基于问题根源分析,引入利益相关者分析,探究制度创新,实现从冲突到互惠的转变,构建补偿机制,对补偿机制进行风险、成本分析,提出成本化解的思路。

作者:朱东恺 施国庆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近年来,吉林省法律援助制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法律援助法律体系,建立起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加大了对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力度,提升了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水平。不过,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和当前法律援助水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凸显出来,依然存在法律援助经费总投入偏低、法律援助总供给结构不合理、法律援助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矛盾加剧、法律援助社会参与度较低等...

作者:刘星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土地管理法》和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以强制性规范居多。《物权法》规定的“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留下了空间,“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宅基地政策也为宅基地制度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础。另外,一些地方正在进行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在此背景下,探讨宅基地制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宅基地使用权的...

作者:杨一介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1999年以前FPC没有一本正式且统一的《工作手册》。我们知道:体制与制度是企业成功的首要条件,制度问题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从长期来看,如果制度不健全,一个组织想要获得成功是非常困难的。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FPC生存的制度环境;二是FPC自身的制度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