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户家庭劳动力     检索到  55095  条相关信息

本章将在新家庭经济学的单一模型基础上通过对农户家庭进行多主体模型建模来人工模拟农户家庭对外界不同的经济条件变化的反应过程,以此推演农户家庭进行家庭劳动力配置决策的机理,并探讨未来更可行的政府相关决策导向。文中借鉴普通资本投资理论来研究个体农户家庭拥有的人力资本对外投资获取更佳经济收益的决策模式,引入农村家庭的风险厌恶属性,以农户家庭实现预期收入效用最大化为最...

作者:刘怀宇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90份村情表显示,90个样本村总人口173330人,其中成年男性56754人、成年女性53464人、未成年男性33027人、未成年女性30085人;村均成年人1224.64人、未成年人701.24人;共含43330个农户,村均481.44户,最多的村628户,最少的354户;性别分类和百分比四分位数值见表2-1和图2-1至图2-6。

作者: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关键词:

中国目前的小农经济家庭生产方式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与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不相符,除非我们假定中国小农几乎全体“非理性”,而这又明显不符合基本理论逻辑,因此,简单地以分工一词来表达和理解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是不合时宜的。本章将对中国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提出以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为主要考量对象的农户家庭人力资本配置方式。

作者:刘怀宇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本文首先检验了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与农户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完全、较高的土地流转配给,显著抑制了农户劳动力的向外转移的问题。其次,本文认为,不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还会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决策产生扭曲效应,使得家庭无法将其劳动力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部门。

作者:史常亮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尽管我国已有大批农村劳动力转向了非农产业,但这种转移很不彻底,产生了大量兼业农户。多数转移的劳动力家庭在从事非农产业的同时仍然进行农业生产,这一转变对农业生产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本书认为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经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兼业化”,其对农户土地利用的影响又可以区分为“配置效应”、“兼业效应”和“投资效应”三个方面。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

作者:李明艳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本章将讨论城乡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对家庭的经济行为和单一成员的就业选择的影响,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土地制度与农户家庭的经济行为之间的一些相互作用。

作者:刘怀宇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来源:《经济科学》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多维贫困;倾向得分匹配
来源:《当代经济科学》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多维贫困;外出务工;易地扶贫搬迁;减贫效应;“A-F”测度法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