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检索到  50428  条相关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一段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我国“三农”问题不断突出,家庭分散经营与市场化的矛盾愈加明显。通过研究创新农业双层生产经营体制发展,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李忠东 冯展远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本文立足于以往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合近些年来的农村调查经验,在尝试厘清当前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并对这种新模式的功能价值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作者:赵晓峰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本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演进:从口粮农业到商品农业:农业生产组织演进的历史分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与发展的原因解析:兼对合作经济组织 “交易费用起源论”的评述。

作者:娄锋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小康的根本途径,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在深入分析山西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现状基础上,探索了制约山西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瓶颈,对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山西农业现代化提出了6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作者:李志伟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本文研究了四川省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和困境。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有助于破解“谁来种粮、怎样种粮”的难题,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支撑。四川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总体发展较好,但也面临基础条件较薄弱、生产风险不确定等障碍。本文提出,四川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应加强对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引导;...

作者:赵利梅 方志伟 刘春宇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村治理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农村治理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针对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一些农村社区积极创新治理实践,并探索出不同的治理模式。改革和完善农村治理体制,要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社区治理制度、多元合作治理制度、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居村市民培育制度。

作者:吴业苗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本文分析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首先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经验进行借鉴,包括发达国家移民引进与人口疏解策略和国内各省的具体政策。进一步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原则与机制,设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配套措施,破除人口流动制度性障碍,构建立体式社会支持体系,推进就业创业载体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

作者:杨风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京山市向内挖潜,向外取经,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通过合作化经营、股份化运作、市场化服务等现代性经济要素的嵌入,形成以“小农户、大服务”为特征的“绿丰模式”、以“散要素,统整合”为特征的“马岭模式”、以“弱资源,强联结”为特征的“盛老汉模式”等多种新型农业合作经营模式,有效推动了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协同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极具当地...

作者:张航 林雪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