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代际转移     检索到  142  条相关信息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与转型成为解读中国的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人口变迁与人口老龄化等多股力量相互交织、互为因果。本书将经济、社会与人口转型置于整合的框架下,主要采用经济学领域前沿的国民转移账户方法,系统探讨人口老龄化、劳动收入与消费转型、公共转移支付分配模式与政府财政负担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我国调整人口政策与财政政策、完善社会福利...

作者:沈可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本书重点关注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了就业空间选择对子人力资本的影响。本书在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基于河南大学“百县千村”入户调查数据,针对性地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可能存在传承问题。实证发现,父外出务工会显著降低子代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向上流动的概率,进而很可...

作者:耿博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机会结构的关系是关乎当前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书从劳动力分割理论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中国市场转型以来三个时期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对个体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以反映城市流动的总体水平、影响因素和可能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部门流动、行业流动和职业流动中继承性效应和...

作者:许庆红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这是一项对农民工子女社会流动问题的考察。作者透过田野调查资料描画了农民工子女的文化形式,同时将家庭、社区、学校教育、制度政策等要素纳入分析,对农民工子女社会流动的具体机制进行了较为丰富和饱满的呈现。作者认为,劳动力更替的边缘化和外部化两种模式不仅给农民工群体的流动造成障碍,也使农民工子女在智性、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呈现诸多问题。要想摆脱这些困境,需要优...

作者:周潇 出版时间:2022年08月

本书从可持续生计框架相关理论和思想出发,依据城镇化、生计资本、农民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口学、生计恢复力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微观个体及其家庭层面构建了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框架,并利用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2016年10月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宁强县所获取的一手调查资料,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就地就...

作者:杜巍 车蕾 吕锋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本书不仅阐释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基础,而且从市民化水平、市民化意愿、市民化能力、市民化成本和市民化载体等方面实证分析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理,还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序推进...

作者:杨风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摊机制要通过“内部化”措施,在“成本最小化”的过程中明确分摊主体、落实分摊责任并承担分摊成本。构建社会成本分摊机制需要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制度创新,完善顶层设计。以“内部化”和“最小化”为思路,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摊机制。要分两个阶段平行推进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土地等制度创新,分两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完善社...

作者:张国胜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如何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是一项事关城乡统筹发展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本书依据需要层次理论以及新迁移经济理论,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家庭结构需求角度,构造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的系统框架。转移需求层次由低层到高层依次为个人转移需求层、夫妻转移需求层、家庭转移需求层,各层次之间具有层级递进的逻辑关系。此外,本书采用计量模...

作者:刘燕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