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再生意义     检索到  275  条相关信息

再生资源在我国的循环利用量持续增长,但回收产业中的各种问题仍长期存在。仅对回收企业加强监管难以根治问题,亟须探索全产业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发展机制。本书基于环境外部性视角,以典型再生资源为对象,逐次从“循环企业(点)、循环产业链(链)、跨区域循环网络(网)”层面开展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典型铅再生工艺的技术经济与环境影响,探讨基于铅循环周期的环境责...

作者:田西 出版时间:2019-12-01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中国最大苗族乡村西江苗寨,以文化价值生成的价值共识、价值保全、价值再生、价值联动等四个价值;文化转化创新的精当识别、科学配置、有机更新、系统升级等四个方法;文化发展指向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合一、手段与目的的合一、守正与创新的合一、资源与资本的合一等四个原则,对乡村发展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和全关系的文化赋能,走出了一条文化兴则...

作者:李天翼 出版时间:2022-06-01

资源就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投入。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等;也可分为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成为长期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资源约束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挑...

作者:剧锦文 李成勋 出版时间:2008-06-01

本书把中国援非农业示范中心视为一个交织着中国、非洲和西方文化的 “援助田野” (AIDLAND),同时把这个“田野”假设为一个在中国政府、非洲政府、援助执行机构和个人各种利益目标约束下的,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政治战略、知识、技术等得以传播、交流,从而再生产出特别的政治和社会文化符号和话语。本书通过对这些符号和话语的分析,来理解 “新发展...

作者:唐丽霞 齐顾波 陆继霞 张悦 李小云 徐秀丽 张传红 出版时间:2017-11-01

本书从“过日子”角度研究农民的生活伦理,“过日子”的内涵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本书分别从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人神关系、人生意义、家庭经济五个方面阐释了农民生活伦理的家庭主义。

作者:陈辉 出版时间:2015-12-01

《新时代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报告》由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自然资源与绿色发展研究及气候变迁、再生能源与低碳政策研究四个部分组成。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关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分析当前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的制度障碍和政策体系建设;二是区域绿色创新综合评价研究,通过DPSIR方法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五个...

作者:李起铨 余津嫺 王辉耀 出版时间:2020-06-01

顺应人民心声,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民生改善。本书基于新疆富民工程实践透视民族地区民生改善问题,系统回顾了21世纪以来民生发展历程,通过翔实的调研案例展现了农牧区民生改善现状,强调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教育等基层民生保障体系已初步建成,贫困地区的民生事业实现快速发展。结合富民工程实践,提出不断改善民生的政策建议,如全力提...

作者:张建军 汪俊 出版时间:2018-09-01

三线建设是贵州有史以来经济建设的一次大发展,通过三线建设,国家在贵州部署了一批交通、能源、原材料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的重点建设项目和生产基地。它所形成的巨大的物质技术力量,对贵州生产力资源的开发、增强贵州的经济实力,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记述了贵州三线建设的缘起、主要建设项目、建设成就,并对三线建设精神作了提炼概括;下篇收录了贵州各地有关...

作者:覃爱华 出版时间:2020-12-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