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内在力量     检索到  233  条相关信息

在我国,社会力量通常是与政府的行政力量相对而言的,指能够参与、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对各类社会事务产生影响力的群体、组织或个人。改革开放后,随着单位体制的式微,社区、社团组织、慈善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逐步发展起来,我国党和政府的“刚性”政治动员随之“柔性”化为社会动员,各类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动员和组织机制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日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苗月霞 戴一鸣 出版时间:2022-04-01

本书从乡村振兴支撑机制、在地资源利用、发展型组织建设、农业经营能力提升等维度,考察了企业、公益组织、民间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和所面临的困难。本书还考察了数字化时代乡村振兴的机会与前景,并以县域为基本单位,探讨了县级乡村振兴体系的基本架构。本书纳入了多个案例,并特别关注了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全球顶尖的信息技术企业在农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吕程平 游睿山 李佩璇 陈佳鹏 秦缙 出版时间:2021-08-01

建设美丽中国是关乎民生福祉的世纪工程,其难点、重点和亮点皆在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并非仅打造人居环境这一步,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其是农村综合改革体系的重要一环,而持续推进过程中出现的 “短板” 和 “瓶颈” 成为困扰地方改革者的要点难题。佛冈县摸索出了一条既符合地方实际和特色,又可复制与推广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本书是对佛冈县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阶段性成...

作者:任路 张利明 刘迎君 唐丹丹 出版时间:2019-07-01

乡村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小城镇战略是河北地区农村就地城市化发生的三股内在力量。河北农村就地城市化是在历史形成的行政化均衡的小城镇格局的基础上发生的,是由乡镇政府主导的廉价工业化的结果,并以牺牲社会、文化、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本书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理论来阐释河北农村的发展,并与日本农村、中国台湾农村的发展进行对比,以探寻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就地城市化方式...

作者:李阿琳 出版时间:2014-11-01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本书从河南省优化结构、补齐短板,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以释放经济发展潜力。三是实现产业协调...

作者:薛玉莲 出版时间:2017-07-01

《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7)》紧紧围绕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进程中教育领域的扶贫热点与重大现实问题,遵循精准扶贫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取向,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在充分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特别关注贫困地区家庭教育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并结合政策分析和专题研究,对我国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指标体系、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水平...

作者:王文静 李兴洲 白晓 史志乐 出版时间:2018-09-01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这是消除我国贫困现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水平、巩固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自1986年国家有组织地开展扶贫开发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政策一直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成为我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李洁超 出版时间:2018-06-01

我国增量式农村金融改革以来,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进入了“从无到有”的“成长”时期,对农村金融改革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有效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本书研究的总体目标在于以经济增长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构建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模式的思想体系,通过逻辑和理论深化,设计“适应性”...

作者:周孟亮 出版时间:2016-12-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