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讨论的是农村光棍的社会风险。首先,本文通过描述部分调查案例,说明了农村光棍对社会安全秩序的危害,并揭示了其受害者与施害者的身份。其次,本文列举数据说明了农村光棍的数量,强调了光棍问题的严重性。再次,本文概述了光棍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光棍群体。接着,本文梳理历史现实,说明底层光棍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经济学命题。最后,本文通过农村光棍问题引出城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和女性婴幼儿死亡水平均持续偏高,这导致了严重的人口性别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男性人口过剩和区域间分布的失衡。男性人口的相对过剩造成了婚姻挤压:2013年之后每年男性过剩人口的占比在10%以上,2015~2045年将达到15%以上,平均每年大约有120万男性在婚姻市场上找不到初婚对象(李树茁等,2006a)。在“男高女低”的...
中国农村区域差异呈现的诸多现象是将一个原本纵向时间轴上发生的变化呈现在了横向的时间轴上面。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并且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这种变化打破了维持千年的传统农村社会结构。如何认识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华中乡土派以贺雪峰为代表的学者基于经验调查,提出了区域差异的视角,通过建构宗族型、小亲族型、原子化型三种理想类型,为认识复杂转型中的中国农村提供了一个坐...
本书探讨的是近十年来中国乡村的社会变迁。首先,本书从家庭角度出发,探索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光棍问题、离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老人自杀问题。其次,本书从政治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乡村的政治分层问题,探索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演变。接着,本书从乡村治理角度出发,关注到农地制度问题,思考了农地确权确地的问题。最后,本书从社会角度出发,揭示了乡村法治面临的困境,分析了地方邪教问...
1949年以前,涧周村存在五种权威类型,在不同的层面影响着村落治理。保甲制度下的保长和甲长代表国家治理村落,属于行政型权威,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收税、摊捐、拉丁以及调解村落之间的矛盾;家长、宗长、舅舅、叔爷等是亲族中的长辈,属于血缘型权威,调解家庭纠纷,维护家庭秩序;“在讲的”“光棍”“老板”通常是公认的能人,属于地域型权威,起着维持地域秩序、引导地域发展的作用...
中国强烈的男孩偏好和对女孩的歧视,使得出生性别比偏高,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婚姻市场上男性过剩,产生了男性婚姻挤压。中国1978年至2000年出生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300万人。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目前以及今后都面临可怕的女性缺失,届时将会有 3000万~4000 万光棍不能或无法正常结婚,中国将进入严重的婚姻挤压阶段(Poston and Glover,20...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