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亲近自然     检索到  20304  条相关信息
来源:黑龙江日报发布时间:2018-09-25
关键字:兰西县 扶贫 队长

生态价值作为由“生态”和“价值”有机结合的复合概念,其能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获得大家的普遍认同,可以说,本质上是人们对亟待解决的生态危机的一次伦理告白和价值追问。从人类的价值意识的形成发展来看,任何一种价值观念的显现都不能缺少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从而使其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特质。但是,任何价值观念都不是抽象的、思辨的理论,而是对现实的表达,所以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普...

作者:张敏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以河北省为例,阐述了依靠自然力量恢复森林(封山育林)的演化特点、成功经验、培育管理模式,分析了内在规律、巨大效益,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强的建议。

作者:腾起和 朱泽林 田魁祥 毕绪岱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村落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一种动态的交互式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决定着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格局,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延续,也在以特有的方式适应和改造着自然环境。塔湾村,作为信江下游西岸河畈平原一个自然形成的村落,其特定的气候、地形、水网、土壤及资源造就了具有浓厚“塔湾”底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本章将从自然形态、稻作...

作者: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关键词:

宗族型村庄往往是一个因祖地而聚、因祖地而居的地缘共同体。世代聚居的祖地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农业社会中一个宗族生存、繁衍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自始祖叶坤迁入,到元代东谷公叶克诚肇基,经明代友松翁叶天祥、白崖公叶一清等历代努力,玉华叶氏宗族进行了选址、理水、建祠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不断改造自然生态,使得新叶水土所哺育的农业,最终有力量供养着玉华叶氏宗族的繁衍壮大。

作者:侣传振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有关国际机构的专家、学者在“改进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国际研讨会上,针对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利用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理论,从多种视角对遗产的性质、功能、管理、经营和社区参与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关注中国遗产事业的读者,可以从本书中得到有关自然文化遗...

作者:郑玉歆 郑易生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保护性社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尚未探寻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随着自然教育井喷式的增长,保护性社区成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友好课堂,不仅能挖掘社区自然特色、科普科学知识、拓展生态多元化功能,还能促进产业的优化与转型、发扬和继承本土文化。而社区居民作为直接相关者,面对新鲜事物的进入,千人千面感知各不相同。本文构建了千佛村居民自然...

作者:万昱彤 骆希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本文基于云南大理地区的乡村教育创新实验的个案研究,以“自然教育”创新实践过程中具有鲜明特征的主体参与路径与范式突破形态为基础,从在地化“自然教育”自在空间的建构、本土化“自然教育”文化场域的营造、乡土社会有机情感联系的复苏以及精英主导的村落公共生活的重建四个方面,将私人教育行为与村落公共活动相联系,在家庭、学校和村庄之间建立基于良性互动的内在平衡,进而重塑村...

作者:孟闪 马雪峰 出版时间:2023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