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着力分析了农村产业结构在2011年的变化情况。作者首先介绍了2011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了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我国2012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本文介绍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分析了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对京津翼鲁辽五省市三次产业结构特点的比较及分析。
本文介绍了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趋势。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然后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进程与目前所处阶段,之后实证分析了三大产业对总体GDP的弹性效应,接着对泛珠三角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泛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建议。
本文介绍了偏离—份额分析法基本思想及应用模型的建立,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2001~2011年我国三大区域产业 结构与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从改革开放至今,云南经济结构经历了从失衡向正常化转变,再到初步失衡向严重失衡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政府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开始主导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拉动,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经济运行的增长机制,使云南的工业化逐步形成了资源型、重型化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以国有企业为主并过度依靠政府垄断的资源型、重型化工业形成了内部自循环和省内产业关联...
主体功能区划是国家“十一五” 规划的重大突破, 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 规范空间开发秩序, 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的过程。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指导思想, 这...
云南省位于珠江源头,又与东盟的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边界线长达4061公里。这一地理位置决定了云南既是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前沿,在两大区域合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此进程中,云南依托区位优势,积极拓展泛珠三角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9+2”与“10+1”的对接与融合,取得了一定进展并有着广...
桥头堡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桥头堡建设中的先导作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机制创新、教育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以及为桥头堡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此基础上,云南省将加快形成符合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需求,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教育体系,推进云南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