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乡土景观     检索到  8269  条相关信息

本文集关注乡土景观研究,尤其是把农田景观研究纳入民俗学研究范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民俗学对农业民俗研究的认识。

作者:季中扬 杨旺生 徐博 王箫轲 出版时间:2018-12-01

乡土社会的体系中,“家园景观”最具代表性。特别是居落,仿佛人之“表情”,以鲜明的特色赢得人的视觉印象。中国传统家园景观的“底色”中羼入了阴阳五行的观念和元素,它是存在,更是日常。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在乡土村落中首当其冲,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传统村落到了“终结”的时候?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和讨论。乡土家园是人们的出发地和归属地,是“本”之所托,让我们重新找...

作者:彭兆荣 出版时间:2018-12-01

近代以降,在城镇化与观光化的历史语境下,乡土景观研究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然而对“乡土”的认同、对“景观”的认知,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传统的支配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方能形成恰当有效的乡土景观概念定位、方法运用、价值指向。对日本乡土景观研究历史和方法进行梳理,亦是为了借镜观形,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点的乡土景观理论体系。

作者:张颖 出版时间:2018-12-01

传统时期太湖东部平原的聚落具有“浜村相依”的普遍特征,河浜是聚落景观的主体,具有提供饮水、交通、农田排灌等各种实用功能,同时还是民间风水信仰的精神依托所在。家族墓地围绕河浜而构建,更是聚落风水的聚焦点和家族福祉的寄放地。跨越河道的桥梁具有利通衢、益行旅、便耕耘等实用价值,由此逐渐衍变为乡村道德教化与慈善的载体。乡村各群体在对河浜、桥梁与风水的共同占有、享受、...

作者:吴俊范 出版时间:2018-12-01

乡土社会存在或明或暗的边界,具有闭合性与开放性不断循环的二维属性,这决定了村落发展中向内与朝外的二维视野。向内是闭合性与乡土新农村建设,农村走特色与多元发展之路;朝外是开放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跳出农村,农村人口加速向外迁移。在城市打工、县城买房、农村依然保有责任田的三栖模式是乡土社会闭合性与开放性融合交汇的产物,需要加快制度改革与创新,不断培育与优化市场...

作者:熊凤水 出版时间:2016-05-01

从费孝通教授笔下的村庄到今天的村庄,中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大规模外出打工等重大历史变迁,乡土性作为农业社会的本色,在时代变迁中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是如何演变的,怎样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是笔者兴趣之所在。

作者:熊凤水 出版时间:2016-05-01

藏佛坑景区属新兴县龙山风景旅游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六祖故里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品牌。相传,这里是六组慧能圆寂藏身之地。从宝林寺回到新兴之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八月初三日,六祖于国恩寺斋后,召集门徒传法告别,端坐至三更,说:“我去了!”圆寂后化作一道烟,不见了身影,最终在藏佛坑的化身岩上找到其肉身。景区向以六祖化身岩、藏佛寺等佛教文化景观资源为...

作者:杨宏烈 出版时间:2013-03-01

在乡村振兴阶段,旅游业的发展仍然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形态,是引导乡村全面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因此,乡村地区在旅游精准扶贫实践中,应注重挖掘、整理和保护优秀的乡土文化,在对乡土文化的旅游开发利用中活态传承乡土文化。另一方面,乡土文化传承为旅游精准扶贫提供必要的旅游资源基...

作者:林移刚 出版时间:2024-02-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