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光山县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马一鸣

近年来,为适应城镇化进程需要,光山县根据人口变动的新情况和人民群众要求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原则,突出抓责任、抓投入、抓资源配置、抓师资队伍、抓机制创新、抓规范办学,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

一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城乡薄弱校改造工程、城区学校扩容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重点加强城区薄弱学校建设,新建县一小教学楼、县二中教学楼、县实验小学教学楼,2012年县政府投资1.2亿元新建县第五完全小学,缓解城区中小学入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区优质教育的需求。对乡镇寄宿生相对集中的中小学实施扩建工程,2008—2012年新建、改建校舍面积121151平方米,总投资13868.59万元,县城区中小学、乡镇所在地初中、中心小学楼房校舍占有率基本达100%,全县农村义务教育所有初中和部分中心小学建成寄宿制学校。

二是统筹教育装备建设工程,推进城乡教育技术一体化。几年来,投入资金197万元,新建、改建、扩建理化生实验室26个、仪器室20个3280平方米,装备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28个。投入资金2208万元,购置学科教学器材和体音美卫器材。统筹远程教育建设工程,推进城乡资源投放一体化。2008年以来,共投资2421万元,全县乡镇以上中学建有满足教学需要、达到模式三标准的微机室、多媒体室及卫星收视与光盘播放室;所有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均达到模式二和模式一标准,30%以上的学校建有微机室;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达到100%,充分发挥“校校通”作用,开设面向农村的网络学校、网络家教和网络教研,提高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目前,全县所有中小学全部配备电脑,实现互联网络校校通、局域网络班班通,办公与教学基本达到数字化。

三是统筹保障机制建设工程,推进城乡经费投入一体化。积极利用好国家政策,管理、使用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教育经费适当倾斜并形成帮扶长效机制,切实做好扶贫助学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助学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四是统筹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推进城乡师资配置一体化。实施向薄弱学校倾斜制度,保证城乡师资配备公平。遵循按需分配原则,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调整教师编制时向边远乡镇学校给予倾斜,保证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新增教师优先满足乡镇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需求。2009年以来,光山县充分利用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平台,为农村学校招聘年轻优秀教师1080名,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有力保证了村级学校、乡级学校、城区学校间师资配置的均衡。实施区域间教师、校长的合理流动制度。逐步实现教师和校长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正常性流动,建立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区域内教师定期流动、县城区内中小学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服务等制度。实行县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要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经历的做法。实施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制度,每学年派选一批次,2011年以来共选派县城镇骨干教师300余人到156所农村学校支教,较好缓解了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实施“乡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工程”、“村小校长培训工程”。通过对区域内学校支教帮扶措施的落实,使好的办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迅速推广到农村及薄弱学校去,全县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了有力保障。

五是统筹入学公平建设工程,推进城乡发展机遇一体化。学校建设与布局调整相结合,坚持先初步实现区域间校际均衡、再逐步达成城乡一体化原则,共撤并村小和教学点6所,撤并乡镇初中7所,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撤并后的村小学生根据家长意愿安排到就近的学校就读;对规模较小的小学和临近的初中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已合并4所。确保入学和分班公平。统筹调配义务教育学额资源,按学校规模划分学区,依据“户籍为主、住地为辅、就近从优、控制择校”的原则,合理安排学生就近入学。小学升初中按区域对口直升,坚持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快慢班,不举办实验班、特长班。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和班额,小学、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严禁设置超级大校和超级大班。学生入学后分班工作按学生分组、教师分班、学生抽签等步骤进行,均衡配置学校的教育资源,给教师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保证学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

六是统筹区域学区建设工程,推进城乡教育研究一体化。实施“强带弱、点带面、城带乡”的区域合作城乡一体提质工程,重点开展“双优送教、邻校共研”活动。“双优送教”即优秀教学管理人员和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深入到农村初中和小学或城区薄弱初中和小学送思想、送观念、送管理、送教研、送培训,使农村和薄弱初中、小学的教师得到更快的成长,教学质量得到逐步提高。“邻校共研”即根据县农村中小学规模、师资及交通等实际问题,为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共研难的问题,启动了城乡一体化学区建设工程,建立教研协作区,实行县直较大学校与乡镇初中、中心小学联姻的办法,实行城乡学校在管理者、教师方面互派,在课堂教学、校本研修、队伍建设等方面互动,在教育教学困难方面互担,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学经验共享、教学成果共享、先进教育理念共享。全县初中、小学各划分成4个大学区,以县直中小学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辐射源头,以城乡中小学为活动基地,开展共研活动,形成“区域合作、共同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办学格局。

七是统筹监测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实施教学管理提质工程,始终坚持走义务教育内涵发展之路,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全部教育工作的核心和根本不动摇。按照《光山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备、教、批、辅、考”的基本要求》实行科学、规范、细致、有效的教学管理,加大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每年度都要依据《光山县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检查评估细则》,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专项检查,评选“教学管理先进校”。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教师、学生评价标准,改变以学业考试分数为唯一录取依据的方法,积极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改革措施,实行省级示范性高中计划内招生指标50%以上均衡分配到初中校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各学段教学质量的监控,小学和初中各项成绩评定实行参考人数以应届毕业生当年建籍数为准,毕业年级成绩参照入口成绩评定办法。逐步建立起灵活多样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综合评价。实施素质教育评估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以“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扫好地,爱祖国、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爱同学”“五好五爱”活动为载体,重点抓好以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其他学科渗透的常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抓好以行为习惯养成为内容的养成教育,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家庭教育,重点抓好以创办家长学校为内容的家庭教育,以提高家长的人文及教育素养。切实加强和改进智育工作。建立课堂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监测校校行活动,确保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使堂堂清的理念深入人心;建立阶段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探索科学的复习方法,切实提高复习质量;建立毕业年级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真正体现智育在学校一切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监控机制,通过培树典型来找寻减负的科学方法,通过制度来保证减负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把减负列入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切实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全面做好体育工作。上好体育课,坚持“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开展大课间活动;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能测试。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和运动会。认真落实《卫生工作条例》,全面做好卫生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认真落实《艺术教育工作条例》,以举办艺术节和合唱节活动为载体,全面做好艺术教育工作。上好美术课、音乐课以及书法课,全面加强规范汉字的书写教育。成立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组,广泛开展艺术教育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

八是统筹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推进城乡校园文化一体化。全面提升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创新步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教师特点发展和学生特长发展,努力实现“校校有特色,师师有特点,生生有特长”的创建目标,以培植特色项目和特色学校创建为载体,推动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上档升级,不断提高全县教育教学整体实力。特色学校每两年评比一次,目前全县中小学已形成县二高、县一小、白雀园二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品牌学校。

九是统筹评估机制建设工程,推进城乡督导评估一体化。教育督导机构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推进制度,对县、乡两级政府和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和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争取全社会的支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乡镇政府(街道)、涉教相关局委、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的依据。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带动了全县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均衡发展态势。县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为首批省级示范园,县二高为首批省级示范高中(2004年以来,共考入清华、北大学生56人),县教师进修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县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县特教学校迁址新建,正在创建省级特教示范学校。2010年荣获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二批(2013年)迎接省和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县。

内容时间:2013-11-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