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热点聚焦
加快扶贫机制创新 破解产业扶贫发展困境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08  编辑:王怡

        产业扶贫一直是促进脱贫的最根本措施,但也是不能盲目照搬、随意模仿的措施。产业扶贫涉及人数众多、涵盖一、二、三产业,不仅要解决7000万贫困人口中3000万人口的脱贫问题,而且还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发展教育脱贫等措施都离不开产业扶贫的支撑。因此,我国 “十三五”规划将“产业扶贫”列为脱贫攻坚八大重点工程之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完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产业扶贫需要认清并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新扶贫新模式,在精准脱贫中发挥更大作用。鉴于此,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梳理库内资源,分析我国产业扶贫的进展和挑战、解读产业扶贫的困境、再从陕西省产业扶贫创新的经验中探讨解决方案,为用户深入了解我国产业扶贫发展现状提供参考。


我国产业扶贫的进展与挑战


精准扶贫方略实施以来,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目标,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推进产业扶贫:强调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因地制宜开展光伏扶贫、鼓励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积极推进电商精准扶贫,希望通过发展产业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高自我能力,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总结来看,产业扶贫政策有以下几个新措施:

1、强调发展特色产业脱贫

特色产业是部分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特色产业扶贫便是通过引导和扶持有劳动能力的人,开发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依靠自己的劳动开创美好生活,实现就地脱贫。

2、因地制宜开展光伏扶贫

光伏扶贫是通过在光能丰富的贫困地区建设光伏发电站,将所得收益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脱贫,实现贫困户、贫困村集体有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资产性收入的一种脱贫方式。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5部门为切实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于2016年3月发布《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具备光伏发电建设条件的贫困地区逐步开展光伏扶贫工程。

3、鼓励实施乡村旅游扶贫

乡村旅游扶贫是在具有一定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产业扶贫开发方式。

4、积极推进电商精准扶贫

从2014年开始,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共安排中央资金48亿元,支持256个示范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其中,2014年56个,2015年20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县为103个,占比44%。专项资金全力扶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资金的使用重点向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倾斜,希望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带动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电商,培育农村电商生态环境。

阅读更多>>


郭建宇: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的发展困境——以贵州省为例


产业扶贫已成为贵州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这种模式对解决贫困问题以及落后地区发展究竟产生怎样的效应,值得深入调查和研究。在对贵州省30余个村开展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及多次召开学术、政策研讨会,进行深度思考和辨析后,发现产业扶贫将大量财政等公共资源投向与村庄社会相脱嵌的“大户”和“龙头企业”,较之一般的资本进村更显社会不公,且远离扶贫开发初衷,由此形成的后果和影响值得政策界、学术界高度关注。总结来看,产业扶贫容易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1、“时间紧、任务重”的路径依赖,是产业扶贫目标扭曲的体制导因

2、贫困农户和普通农户被产业扶贫项目边缘化

3、产业扶贫对土地承包权的规模经营在无视社会与经济互嵌前提下,既违反自然规律,也违反经济规律

4、产业扶贫方式脱嵌于村庄社会整体利益,预留下腐败发生的制度空间

5、产业扶贫落地方式,拉大贫富差距,造成村庄分裂、公共性解体

阅读更多>>


孙兆霞: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研究员。



陕西省产业扶贫机制创新的启示及经验

陕西省产业精准扶贫新探索

陕西是国家扶贫重点省份,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按照中央部署,结合陕西实际,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支持下,从2015年10月开始进行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近两年来,始终坚持以贫困户增收为根本目的,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为主要力量,积极探索贫困户股权投资、省供销集团代股参股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

陕西省产业精准扶贫新探索: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五位一体”共赢的机制

2、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实施扶贫措施

3、精心选择产业和龙头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营机制

4、坚持“四化同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

5、加强资源统筹整合,系统化推动产业精准扶贫

 

陕西产业精准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必须紧盯脱贫这个目标。产业扶贫目的是脱贫,发展产业只是手段,绝不能把手段当成目的,不仅要看种多少、养多少,更要看脱多少,防止产业扶贫与脱贫“两张皮”,真正建立起以贫困户长期受益为中心的扶贫新机制。

第二,必须抓好产业发展这个基础。要把产业扶贫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出适销对路、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向市场提供安全、绿色、有机的农产品。突出抓好农产品推介、销售和市场开拓,以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使农产品销售搭上“互联网+”快车。

第三,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实施产业精准扶贫既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为社会力量参与创造条件,防止政府包打天下,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格局。

第四,必须整合各方资金。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无偿投资为股权资本,循环使用,用足用好贷款、保险、基金等政策,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渠道、多领域、多元化投入格局。

第五,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着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统筹推进贫困村“党政经”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阅读更多>>

 

王文刚: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王海燕: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王伟力:陕西秦农银行经开支行金融部工商管理硕士。








内容时间:2018-04-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