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要素流动理论     检索到  5516  条相关信息

1978年至今,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始终未曾停止,已经取得的市场化成就为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7~2007年,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达到39%,市场化成为改革时期经济增长加速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首要因素。然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极不平衡,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较高,要素市...

作者:张海鹏 出版时间:2014-04-01

全面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接着从我国企业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探讨了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在空间;最后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TFP水平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作者:宋洁尘 叶素云 叶振宇 出版时间:2013-01-01

建立综合性的、延伸服务的、配合金融创新的、守法规范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搭建激活农村全部要素的平台,可以发挥还地于民、保障农民权益、全面解放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第二次改革、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助农民走出困境、创新农村金融、扩大内需、变革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作用。 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实践证明,只要认识清醒、措施得当,失地、非农化、非粮化、强化小...

作者:伍新木 出版时间:2012-03-01

采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2010年山西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近10年来,山西迁移人口规模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空间分布上呈现“核心—外围”结构。进一步结合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分析迁移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总量增长、煤炭销售量、区域产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耦合。在此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合理引导迁移人口空间流...

作者:秦志琴 王国霞 出版时间:2013-03-01

劳动力外出的最大动机是寻求较高的收入,因此外出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引起了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大组合,也引起了社会管理体制、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大变革,由此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和促进了传统的农村经济向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的转变。城乡劳动力流动也带动了城乡资本的流动和组合,推动了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城乡二元结构的...

作者:盛来运 出版时间:2008-04-01

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业政策设计上的缺陷,城乡关系再认识,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中的理论问题等内容。

作者:出版时间:2013-05-01

本文分析的是国际发展援助的理论,“二战”结束之后,从殖民地状态逐渐走向独立的许多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冷战背景下,很快就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国际发展援助的主要对象。纵观国际发展援助的历史,它在促进受援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如19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到目前为止,国际发展援助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其关注的主题、援助...

作者:李小云 唐丽霞 武晋 出版时间:2009-11-01

人类社会是一个变动体,其社会成员都会在其生活空间、社会职业、社会角色及地位等方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加快。

作者:张凯 郭远远 姜祖桢 出版时间:2012-07-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