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内蒙古干旱易变的气候条件是导致牧区贫困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极端气候事件多发且不可预测成为牧民维持畜牧业生计的最大威胁。许多牧民都记得1977年锡林郭勒盟的雪灾,仅锡林浩特市的牲畜就从37万头(只)锐减到3万头(只),90%以上的牧民处于贫困的边缘(刘海隆,1998)。虽然这类严重的自然灾害给牧民生计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果随后几年风调雨...
牧区扶贫是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大量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内蒙古牧区贫困现状、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出推进内蒙古牧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几点建议,认为内蒙古牧区扶贫工作应在充分尊重牧区产业、文化和历史差异性基础上,以产业扶贫为支撑、以牧区特色为切入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增长点、以扶智扶志为抓手、以完善政策为护盾,建立牧区扶贫特有的脱...
本文在国内外社区理论、模式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环境治理与社区合作的理论背景,重点对中国社区研究特别是牧区社区研究现状以及牧区社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本章是笔者在和硕、和静两县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写就的,主要探讨了这两个县牧区牧民贷款使用情况、牧民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就业问题。这些问题从目前来看有些无足轻重,其实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它们是关乎牧区牧民今后发展趋势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并正确地加以指导和引导。
本章通过对青海省治多县牧区进行实地问卷调查,了解牧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包括牧民家庭的生产、生活情况,收入支出情况,参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项目情况及牧民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评价,草原承包责任制情况,公共服务情况及牧民对自己的生活、对目前牧区政策的主观评价,以及牧民实际需要,通过这些方面的经验调查研究,分析治多县牧区贫困的...
近30年来,干旱对草原牧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人们往往将其归结为气候变化,然而气候变化是在过去200多年中逐渐发生的。从20世纪80年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解体以后,草原牧区的制度安排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气候变化对草原牧区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与制度安排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以内蒙古一个社区的草原利用与管理制度变迁为线索,探讨牧民定...
草业系统是川西北高原牧区的生命保障系统,也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草地在担当主要生产资料的同时,具有固碳给氧、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川西北草地景观生态和人文民俗文化相结合,已成为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新龙县是川西北高原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分保护好和利用好新龙...
内蒙古作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攻坚克难,2014~2016年三年间97万余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然而,全区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98万户、55.58万人,其中大部分贫困地区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服务薄弱的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尽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主战场。本文以内蒙古锡...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