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村居民外出打工     检索到  11772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对“农民工”群体产生和长期存在的影响。首先,本文描述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变迁。其次,本文从农村家庭生产自主性、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家庭生活独立性等方面的变迁,讨论了“农民工”群体生活状态和动机态度受到的影响。最后,本文强调,我国“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和结构化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生活制度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作者:徐法寅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本文主要关注农民工的打工动机。首先,本文考察了永久迁移理论和家庭策略理论关于农民工打工动机的争论。其次,本文在梳理“迁移理论”和“迁移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经验调查提出了一个农民工打工动机的理想类型。再次,本文分析了农民工打工动机的层次性特征,分析了农民工打工深层动机的地理取向和社会取向。接着,本文概述了农民工打工动机的四种理想类型。最后,本文分析了农民工...

作者:徐法寅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本文分析了李村人口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和家庭分工,及其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首先概述了李村农业家庭的流动与留守情况;其次分析了李村“男工女耕”家庭分工的形成,以及女性流动机会的弱化;再次从留守丈夫群体出发,阐述了无论男性是否外出打工,女性仍然不具备选择流动的权利,并叙述了留守老人对家庭分工的影响;最后描述了农业现代化尚未改变女性在生产中的辅助角色,并进行了总结。

作者:付会洋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作为一枚硬币的两个侧面,外来人口(流入地的角度)和外出人口(流出地的角度)都包含在流动人口的定义内。由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分析可知,现行户籍制度下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进行定居面临较大的定居成本、受到隐性的定居限制,人口流动呈现“流动就业”的特征。在流入地租房居住,而在其流出地拥有住房成为外出工作期间的一种过渡性住房模式。大部分的流动人口终将返回其流出地进行定居,因此...

作者:费怀玉 何兴强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本章分别从宏观制度层面以及家庭层面探讨了农民的外出流动。笔者发现,从宏观制度层面看,农民的外出流动是制度变迁的产物;从微观家庭动因看,农民外出是家庭的理性选择。农民外出的直接动因是为了寻求家庭经济收入的多元化,间接动因是为了寻求家庭整体利益的改善。本章分别从宏观制度层面以及家庭层面探讨了农民的外出流动。笔者发现,从宏观制度层面看,农民的外出流动是制度变迁的产...

作者:罗小锋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建设新农村对推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将从农民收入、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具体的发展策略可概括为培养新型农民、建立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

作者:金姮 王启云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群体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甘肃农村文化建设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拟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现状与政府农村文化供给机制现状两个层面的分析,揭示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供需匹配性困境,进而提出引导农村居民健康文化消费、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作者:贾琼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本文根据2015年广州市贫困监测调查数据,对广州市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支状况做简要分析,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就如何促进贫困人群长效增收进行粗浅的探讨。

作者:卢志霞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