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住房成本     检索到  26807  条相关信息

本节主要说明的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归侨侨眷的住房突出的问题,其中包括归侨安置场的住房大都已经成为危房、归侨增员较多,但住房一直没有增加,住房拥挤。还有归侨安置场住房问题的原因分析,其中包括经济困难、管理体制导致归侨住房问题解决不同步、归侨安置场建设用地审批困难和大部分青年侨眷游离在职工和农民之间。

作者:李雪岩 龙四古 出版时间:2013-05-01

美国公共住房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两个不可持续现象:一、早期大面积、低质量的集中建造,导致很多项目变成贫民窟化;二、随后分散地进行高质量的建造,项目仍然运营不下去。本文以伯克利为例,分析公共住房的第二个不可持续现象。其发生有制度设计方面的不足,如运营与维修经费不足,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公共住房不与市场竞争的“残余”(residual)地位。进一步的改革,并...

作者:马秀莲 出版时间:2018-08-01

在国际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是亚洲国家)正在缩小,但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依然存在。虽然绝对劳动成本水平已经超过了一些东南亚国家,但劳动生产率优势没变,中国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从单位劳动成本的角度来看,相对于新兴工业国家,制造业在中国的优势并不明显。

作者:钱诚 出版时间:2018-01-01

东北三省将建立完善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作为第一号民生工程,已经初步建立以棚户区改造、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尤其是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及棚户区的改造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东北地区现行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本身还有许多缺陷,难以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要。有鉴于此,本文就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及东北地区的城市住房保...

作者:韩桂兰 王玉辉 出版时间:2009-08-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在延续新中国成立后再分配住房体制的基础上,经过再分配与市场化并轨住房体制,最终走向了市场化住房体制。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市场化住房体制的确立,住房由原来的“福利品”性质转变为“商品”性质,并在住房价格短期内急剧攀升的作用下,成为城镇居民积累财富的重要形式,具有了“投资品”的性质。据宜信财富与联办财经研究院的调查,目前中国家庭资产结构...

作者:范雷 出版时间:2016-08-01

目前,全国各地都开始了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目的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东北地区也同全国一样建立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两限房”、公积金等为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基于此,本文就我国房地产政策的发展及东北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作者:程遥 出版时间:2009-01-01

60年来,中国住房建设取得了可喜的、巨大的成就。住房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房住人”发展到今天的“人住房”。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那时,国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住宅面积小,功能不全,成套率低,住房还不是商品,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更不能拥有自己的住房,只能按照工龄、级别和家庭...

作者:叶耀先 出版时间:2010-10-01

当前, 针对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实际状况, 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努力建立惠及全体人民, 能够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于住房社会需求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作者:唐颖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词:住房保障体系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