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青藏高原     检索到  11  条相关信息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地质结构最为活跃、气候类型最为复杂的高原——青藏高原被地质学家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人类学家认为它是“生命禁区”,生物学家将其誉为“野生动植物王国”。青藏高原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故有“中华水塔”和“亚洲江源”之称,是人类除南、北极之外的最后一片净土。但在数万亿年的生态变迁中,独特...

作者:马生林 出版时间:2011-05-01

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畜牧业是这里社会经济的主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是其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内容。青藏高原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融合的地区,各民族对于这里的经济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作为这里的主体民族的藏族(即历史上的吐蕃),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不断汲取汉族等农耕的生产方式,使得这里的经济发展与内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同时,当时的这种...

作者:魏明孔 杜常顺 出版时间:2019-07-01

“河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上游汇水区,有着“山之宗,水之源”“中华水塔”之美誉,是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本书系统梳理了青藏高原各民族生态伦理文化,并将昆仑文化、大禹神话与青藏高原河源文化联系起来,分析了青藏高原各民族的资源观、环境观,指出了河源文化的内核就是生态文...

作者:赵艳 出版时间:2023-12-01

青藏高原泛江河源区一个世纪以来岛状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运用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综合交叉学科手段,将青藏高原作为一个有机的岛状生态环境进行多方位研究。本书在厘清青藏高原总体研究进展和全貌后,重点对青藏高原泛江河源区的生态地位、人文社会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青藏高原具有“生态放大器效应”和“人文放大器效应”。进而结合一手数据、历史数据和当前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文艳林 出版时间:2022-11-01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在我国和世界上都是比较前沿的研究领域。本书采取了从理论探讨到实证分析,再到规划应用的形式,反映了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和地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条件下,我国多样化发展的形势和进程。本书以青海省城乡一体化规划为例,探讨了青藏高原生态较为脆弱地区城...

作者:付崇兰 曹文明 王伟光 出版时间:2010-03-01

灾害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维护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以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基石。为此,党和政府就加强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及综合防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术界从不同层面对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应急救援合作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产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本书首先介绍了研究缘起与进展、青藏高原地震灾害特点、“灾害-事件-治理”新分析框架...

作者:马晓东 出版时间:2023-06-01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事关国家兴衰和民族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森林是水库、钱库、粮...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湄公河(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自北向南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全长4880千米,是世界上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机制建立以来的20年间,由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个成员国共同推动,国际社会和相关国际组织积极参与的次区域合作已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经...

作者:刘稚 卢光盛 出版时间:2013-08-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