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以香港同乡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对以香港福建同乡会为代表的十余家社团组织的负责人,以及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背景、在港工作生活的内地移民的专访,梳理出香港同乡会发展的历史脉络、特征以及在移民社会融入中的作用,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北京可以学习借鉴的建议。
20世纪60年代,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形成了贸易款与华侨汇款构成的重要资金源。进入70年代,香港在成为重要银团贷款中心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成为离岸金融中心。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依托中央政府和大陆腹地的有力支持,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得到快速提升。2011年3月,在伦敦金融城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金融中...
本章分别分析香港社会比较突出的老人贫困、儿童及青少年贫困、失业贫困、在职低收入贫困、单亲家庭贫困等问题,力求廓清香港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
本章主要对中国香港商会进行简介。香港商会包括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经贸商会、香港青年企业家协会。分别介绍各个商会的成立与发展、协会成员构成、相关职责等。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香港经济状况,估计了2006年全年经济增长,对香港中期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探讨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下香港所扮演的角色。
香港消费一直是支撑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亚洲金融危机到SARS,香港的消费指数都在下降。自从CEPA签署以后,香港的消费指数才开始上升,反映香港经济日益恢复。本文从生活消费、教育支出、住房支出、旅游业带来的消费几个方面考察了香港的消费状况。
本章首先回顾香港贫困救助的历史发展,其次探讨香港贫困救助的体系、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最后分析香港经验对内地贫困救助的启示意义。
本章通过对香港贫困群体的整体规模、主要构成以及结构变化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香港贫困群体的整体概况。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