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本报告总结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总体进展,认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运行平稳,取得了四方面明显成效,包括建立了基本保障体系的“第六险”,减轻家庭照护负担,缓解基本医保基金压力,以及促进医养护理产业发展。报告认为“政府主导、保险公司经办”是未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主要运行模式,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的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性趋势。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需要照护的失能老年人也随之增多,老年长期护理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政策议题。
澳门与不少较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样致力于发展长者服务。根据“人口窗口”的概念,澳门仍有十多年时间去准备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由于长期照顾服务内容复杂、涉及资源较其他环节多,本文将主要对这方面加以论述。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外地一些较具体的老人服务政策,如照顾管理模式、临床实务指引、资源利用组群等。与此同时,优化长者服务,也需留意医疗与社会资源的整合,运用全面的评估工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开始探索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长期照护十年计划》通过,该计划实现了保障对象普惠化、服务方式社区居家化、资金来源税收化以及照护管理整合化的发展。2017年长期照护十年计划2.0开始实施,该方案扩大长期照护对象、扩展长期照护内涵、推进长期护理ABC计划、建立新型给付支付制度、扩充长期护理人力资源以及实施照护者关怀计划等。...
在空巢老人数量庞大、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及专业人士护理费用高昂的背景下,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解决失能老人养老问题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运而生。2017年8月,广州市开始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工作并以定点机构的形式进行。从实施结果看,无论是定点机构还是参保人的比例,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的资源更多用于发展机构护理。然而,国家政策、国际经验和老人都倾向于居家养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结构老龄化高龄化、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老年人生活逐渐空巢化、女性就业结构职业化、疾病结构慢性病化、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经济贫困化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发生了短时期内难以逆转的变化。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养老福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口老龄化下老年人失能问题囿于“多化并举”已经演变成一个新...
当前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6亿多。自二战以后,日本进入了人口急速增长的时期。如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保险制度来满足老年人口的服务需求已经成为日本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形成有其独特的人口、经济、制度背景。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取得的效果:参保人数持续增加,要护理(支援)的人数持续增加,设施护理服务接受者逐年增加。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运...
20世纪50年代以来, 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先后普遍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慰藉等长期护理服 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社会又难以全面及时地供给相关服务的矛盾逐渐 演变成一个新的社会风险。为了解决这个社会矛盾,“发达国家在制定 社会政策时都很重视将老年人的长期护理纳入其中”,从筹资的角度来说,一些国家相继采用津贴模式、社保模式、商保...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