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部门间转移     检索到  388  条相关信息

本书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劳动力转移和农地利用效率的内涵入手,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农地利用的分析框架。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流向发达地区的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过程。本书认为在中国语境下其内涵可以解读为三个层面:部门转移、地区转移、农户配置。部门转移指劳动力在工、农业部门的配置;地区转移指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跨区域流向发达地区的...

作者:李明艳 出版时间:2012-09-01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东部地区各省份主导产业演变历程、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评价与分类、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综合分析东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差异、金融危机下我国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本书论据充...

作者:秦敬云 杜靖 出版时间:2017-09-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本书不仅阐释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基础,而且从市民化水平、市民化意愿、市民化能力、市民化成本和市民化载体等方面实证分析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理,还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序推进...

作者:杨风 出版时间:2022-12-01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是第三部门研究的专题文集,主要发表非营利组织、国家与社会关系、市民社会等方面的首发论文,本卷收录主题论文6篇、书评1篇、访谈录2篇、域外见闻1篇。主题内容涉及慈善组织治理、慈善组织发育、民间组织倡导、社会企业发展、社会组织危机管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书评部分对《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与草根组织——一个正式组织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进行了评述;访...

作者:徐家良 出版时间:2016-06-01

本书在分析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落后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模式的可行路径,即依托创新资源的跳跃式梯度转移模式、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和基于创新资源贡献度的补偿机制,不仅先发地区可以更好地将技术溢出效应辐射至后发地区,后发地区还能够借助政策引导,掌握更多的创新资源禀赋,实现经济赶超,从而为解决我国当下区域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参考建议。同时,...

作者:张肃 黄蕊 出版时间:2019-10-01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摊机制要通过“内部化”措施,在“成本最小化”的过程中明确分摊主体、落实分摊责任并承担分摊成本。构建社会成本分摊机制需要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制度创新,完善顶层设计。以“内部化”和“最小化”为思路,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摊机制。要分两个阶段平行推进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土地等制度创新,分两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完善社...

作者:张国胜 出版时间:2021-10-01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每年发布一次,致力于通过系统观察、分析和研究,见证第三部门的发展,引导和推动第三部门的健康进程。报告由四个部分构成:总报告犀利解析了影响中国公益格局、建造中国民间力量的微公益。分报告对当前最为热点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声势浩大的公众慈善扒粪运动,企业一边捐款一边害人的怪象,杭州庭院改善工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等。典型案例介绍了典型机...

作者:康晓光 冯利 出版时间:2013-01-01

本书为《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系列报告的第二份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对中国公益组织的治理现状的整体描述与分析,对行政动员募捐模式、中国现今社会工作模式、中国政府与在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互动策略等重要议题的关注,对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北京地球村可持续能源记者论坛项目、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总干事刘相波等典型组织、项目和人物以及“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等事件进行...

作者:康晓光 冯利 出版时间:2012-0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