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进城陪读     检索到  5358  条相关信息

流动家庭在子代教育上,试图通过教育机制使得子代获得在城市的市民身份,并从事社会身份地位更高的脑力劳动。由此诞生了与强调应试教育的超级中学相配合的“陪读”现象。“陪读”的主体则是流动家庭的母亲,她们通过从居住地迁移至高中附近租房照料学生生活,从而让学生全身心投入高强度的学业中。本文通过对M中学、J中学“陪读”母亲在不同方面的教育投入的描写,呈现城镇流动儿童(“...

作者:范云霞 出版时间:2020-10-01

本研究考察了C镇10位高考陪读母亲的情绪劳动实践过程,分析了陪读母亲对自身情绪劳动的意义建构。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和教师主导陪读情感规则的生产,网络博主推动情感规则的传播,母亲们习得、遵从且努力践行这一规则。高考不是考生的孤军奋战,而是陪读母亲和考生的“同频备战”。借鉴社会空间理论,本研究发现,陪读母亲的日常生活涉及校家社联系的社会交往空间、个人空间和“家”...

作者:黄亚苹 王曦影 出版时间:2024-01-01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和教育意识的提高,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许多家庭因重视孩子的教育而选择陪读甚至异地陪读。在这个过程中,陪读妈妈群体逐渐形成。本次调查针对呼和浩特市某区的陪读妈妈可能遇到的困境和需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便为她们提供切实可行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作者:出版时间:2022-10-01
关键词:

贫困户不愿进城并非反城市化,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理性思考,反映了相对弱势,仍然依靠农村的农民的意愿,同时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支持。未来的农村不应是破败、凋零、空心化的样子,而应是农民安居乐业、充满活力的幸福家园。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也是广大农民的心愿。当前的移民搬迁扶贫政策应着力于自然灾害地区农村,不宜让普通村庄的个别贫困户享受这一政策,否则不但会...

作者:邢成举 魏程琳 赵晓峰 出版时间:2019-10-01

本文介绍了千名进城务工妇女的问卷调查。首先,本文介绍了样本概况;其次,本文分析了进城务工妇女的工作生活状况,包括进城务工的原因、途径、收入、参加培训情况、权益保障等;再次,本文介绍了农村妇女对进城务工后生活的评价与期望,指出她们希望政府和妇联提供就业和维权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最后,本文根据“千名进城务工妇女问卷调查”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甄砚 出版时间:2008-02-01

教育城镇化旨在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在家庭教育发展目标和乡村社会教育竞争的双重动力之下,部分农村学生进入城区学校就读。农村学生的教育城镇化带来两个方面的融入困境: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投入方向与农村生源流动方向出现错位,城区学校出现教育资源约束,为了提高教育效率和竞争能力而对教育资源进行选择性分配;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源集中涌入城区学...

作者:雷望红 出版时间:2024-01-01

调查数据显示,进城务工女性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经济收入增加和家庭地位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消费方式正在逐步实现转型。现阶段中国进城务工女性消费有四个突出特点:其一,收入增加,经济自主管理更为普遍。其二,消费谨慎增长,整体水平提高有限;与农村女性相比,进城务工女性消费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总体来看,二者仍处于同一消费水平,没有质的差异。其三,消费结构正悄然...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交代本书的问题意识;梳理并反思学界已有的关于城市化研究的成果;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阶层流动的视角,以农民家庭为基本分析单元,建构一个发展型半城市化的研究框架;介绍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

作者:陈文琼 出版时间:2018-1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