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西部牧区     检索到  11702  条相关信息

本文在国内外社区理论、模式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环境治理与社区合作的理论背景,重点对中国社区研究特别是牧区社区研究现状以及牧区社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作者:侯向阳 李周 尹晓青 杨理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作为西部牧区草地保护建设的微观主体,牧户是草地保护建设的真正实施者,在草地保护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牧户草地保护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草地保护建设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然而,草地资源作为准公共物品,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正确认识牧户草地保护建设的外部性,进而采取相应的内部化措施,将有利于提高牧户草地保护建设积极性。在论述牧户草地保护建设外部性...

作者:郑华伟 刘友兆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文章首先介绍了四大牧区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演变及现状。其次,文章论述牧区畜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接着,文章提出结构调整的方向、面临的困难。再次,文章以通辽市为例,介绍了结构调整的基本措施。最后,文章做出相应结论。

作者:刘玉满 尹晓青 阿德力罕·叶斯罕 刘振邦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部特色畜牧业发展。一方面,介绍了西部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另一方面,介绍了西部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高全成 张恒梅 出版时间:2007年09月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内蒙古草原的持续恶化?现行的转移人口、减少牲畜、舍饲圈养等对策,能从根本上遏制和扭转内蒙古牧区人地关系恶化的趋势吗?本文作者在深入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根本原因不是“超载过牧”,而是行政区划与草场承包到户等制度所引起的“蹄灾”,以及非牧民所为的掠夺性活动。拯救草原的有效对策,也应改弦更张,对症下药。

作者:海山 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本章通过对青海省治多县牧区进行实地问卷调查,了解牧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包括牧民家庭的生产、生活情况,收入支出情况,参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项目情况及牧民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评价,草原承包责任制情况,公共服务情况及牧民对自己的生活、对目前牧区政策的主观评价,以及牧民实际需要,通过这些方面的经验调查研究,分析治多县牧区贫困的...

作者: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关键词:

本文总结了西部大开发五年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呈现出可喜变化,得出了当前生态环境整体仍在恶化的判断,并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茶洪旺 熊冬良 汪茂泰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2011年8月11~12日,全国牧区工作会议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第四次召开以牧区为主题的全国性工作会议,也是1987年之后的第二次会议。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加快牧区发展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再次重申占国土面积超过40%的牧区在未来发展中要坚持生态优先,努力扭转牧区发展滞后、生态恶化的局面。川西北高原牧区作为全国八大牧区之一,...

作者:刘世庆 许英明 林彬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