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07年5月底,以富甲之地和鱼米之乡闻名的太湖流域暴发了蓝藻事件,显示江河湖泊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该事件引起人们对苏南经济发展模式的质疑。苏南地区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太湖污染的治理,对太湖流域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并探索排污权交易等新的举措。
2007年,以太湖蓝藻事件、灾害性天气为代表,中国的环境危机仍在不断暴发,显示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与此同时,“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污染物排放量首次下降,呈现出转机的曙光。厦门“PX项目”事件和北京“六里屯事件”,以及中国公民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显示公众参与向纵深发展。中国正在为建设“生态文明”继续努力。
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是由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编撰的中国环境年度报告,由自然之友会长、著名学者杨东平任主编,一批优秀的学者、NGO骨干和媒体记者通力协作而成。2007年,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危机与转机并存的格局,充满转型和博弈的张力。以太湖蓝藻事件为典型,显示江河湖泊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颠覆了靠牺牲环境追求...
2007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在国务院11个部委和苏、浙、沪三省市的密切配合下,开展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这是中国第一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方案,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太湖水质污染非一朝一夕造成,也非数年就可解决。目前江苏省正在酝酿“区域环境补偿办法”以及“污染权价格分配制度”,被业内视为江苏试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全新探索,而...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间,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与中国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一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壮大过程,使中国在国民经济30年连续以年平均9.6%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生态环境没有发生完全同步恶化的情况。2008年,由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人民网)主办评选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环保事业十大人物和十大事件”。
2007年,由于水源污染,江苏省无锡市、湖北省宜都市、江苏省沭阳市、吉林省长春市等众多城市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说明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局性的严重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饮用水安全状况,通过分析当前城市水源污染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城市水危机暴发的原因,提出针对城市饮用水污染的治理与对策。
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明确把“两个率先”作为21世纪之初江苏发展的总定位和总目标,提出到201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建成全面小康。本报告对江苏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进行了测算和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2010年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监测结果,显示出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稳定的,可持续性比较强;其次指出了在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指出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和...
松花江大顶子山枢纽工程是我国平原封冻河流上建设的第一座低水头航电枢纽工程,是松花江干流第一座控制性工程,为黑龙江省重点工程。该工程以航运、发电和改善水环境为主,同时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大顶子山枢纽工程主要从调蓄洪水、水质净化、湿地资源、物种多样性和水产品资源等方面改善了哈尔滨市区江段的水生态环境,该工程的建设促进了松花江两岸经济的发...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