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当前,网络舆情空前活跃,人们对民生、贪污腐败、社会道德等热点问题高度关注,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网络舆情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一些问题和倾向也逐渐显现。面对现实社会中复杂的利益冲突和网络社会中消极不满情绪的蔓延,如何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进一步发挥网络舆情的正向功能,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是网络舆情建设面对的重要任务。
2017年,农村土地话题舆情总量较上年有所增长。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全面提速,“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受到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扩围,改革红利成为关注重点;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延期,“宅基地租赁、养老”等实践探索引发热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吸引舆论目光,媒体矩阵式传播产生良好宣传效果;农村土地矛盾相关舆情热度明显下降,其中出现的新动向值...
2017年,农民工相关舆情总量较上年有所下降。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取得的成效引发媒体持续报道和肯定,农民工讨薪难问题一改往年“岁末年初”易发高发舆情的时间规律,仅在年初被集中关注,但未现高热舆情;农民工就业创业呈现的“回流潮”成为报道热点,农民工作为农村“双创”主力军广泛吸引舆论目光;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暴力犯罪等问题引发社会关切和讨论。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困于...
2016年,农民工相关舆情数量较上年大幅增长。舆论关注点集中在农民工讨薪、农村留守群体、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等方面,政府保障该群体利益的相关政策举措也被聚焦。全年曝出四川阆中农民工违法讨薪被公判、陕西岚皋县委工作组赴河北为180名农民工讨薪等热点舆情事件。农民工舆情热度呈现“节日化”特点,舆论呼吁解决相关问题还需常态化。
2016年,农村土地舆情总量较上年有所增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顶层部署和各地改革实践引发媒体积极报道和舆论多角度建言。部分地区出现的暴力征地拆迁事件引发高热舆情,社交媒体是曝光农村土地矛盾冲突问题的重要平台。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舆论的核心关注点,完善法治,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是关键。
2010年,公共卫生、企业财经、灾害事故类舆情频出,社会民生、涉法涉警类舆情持续高发;个人舆情成为社会舆情领域的新焦点;整体舆情传播时效性有所提高;新媒体曝光率居高不下,传统媒体权威依旧,微博异军突起;意见领袖越来越多地介入舆情热点事件;网络动员逐渐升温;互联网在公民表达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网络问政”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然而,2010年应对主体的舆...
结合机器检索与人工研判,2017年共监测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相关信息209万余条,舆情样本信息1081条。对舆情样本在来源、调性、时序、诱因、行业和环节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表明,2017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总体走势持续稳定向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监管、科学治理进入新时代。禁限用农兽药的违规使用仍然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基于“三微一端”的“1+3”舆情传播模式...
2010年,影响较大的个人舆情事件中,官员、明星舆情所占比例最大;言行不当、违法犯罪类舆情高发;首次曝光媒介中,网络新闻曝光比重最高,微博上升最为迅速;传播时效较2009年有所提高;大多数个人舆情事件都有干预行为,且应对手段、方式多样;四成左右个人舆情事件在事发后3天内、首次曝光1天内实施干预;近半数舆情在1个月以内消退。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