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纠纷格局     检索到  190  条相关信息

本书对过去60年来我国资源环境利用、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力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赋存对中国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框架性制约作用,省际空间的经济社会功能非均衡性显著提升,生态环境的风险不断加大;当前,中国发展的格局正在由“逆自然区位优势”向“顺自然区位优势”转变,绿色化与实质均衡化成为中国发展格局演进的方向。本书对于从事宏...

博登海默曾指出:“如果一个纠纷根本得不到解决,那么社会机体上就有可能产生溃烂的伤口。如果此纠纷是以不适当和不公平的方式解决的,那么社会机体上就会留下一个创伤,而且这种创伤的增多,又可能严重危及人们对令人满意的社会秩序的维护。”本书的研究对象正是这些无法被例行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所消化和解决,最终“溢出”纠纷解决机制之外演变成刑事案件的纠纷。本书运用法律人类学的研...

作者:张晓红 出版时间:2018-12-01

新发展格局下提升经济与社会政策的耦合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恰逢“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探索新发展格局下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并锚定相关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集群耦合路径,不仅有助于补齐社会治理的短板,而且可以为推进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公共政策走向框定进取维度。本书以此为研究主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念与方法,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作者:丁东铭 出版时间:2022-11-01

本书对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的生态稀缺性、环境风险、贫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据此研究提出了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思路。本书对于从事宏观经济、区域发展等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的决策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工业污染纠纷研究是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本书以东部地区的三个案例为基础,运用社会机制理论分析了污染企业、周边居民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和行动策略,阐述了场域中社会主体的权利、利益和符号资源等结构要素主导乡村工业污染纠纷的生发逻辑,得出“赋予基层群众环境权利是实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型的关键”之结论。

作者:顾金土 出版时间:2016-04-01

人民调解是中国共产党充分吸收民间调解先进要素创造的非公权力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是化解民间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它凭借独特优势获得了可喜的社会反响,被西方社会赞誉为“东方一枝花”。人民调解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不可分割性和共享性特征,并始终追求可及性、公平性、公正性和均等化价值,符合公共服务本质属性,且不收取费用,可将其认定为免费公共服务。农村人民调解这项免费公共...

作者:何阳 出版时间:2021-07-01

《西部发展研究》以中国西部社会发展问题为导向,专注中国西部及周边社会的重大、热点议题,本期分设四个专栏:“人口研究”栏目分别从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视角考察人类对高山环境的适应与利用;以家庭成员代际双方支持的视角,探讨不同代际经济支持模式对农村老年人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以老年人养老需求为依托,探讨未来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及老龄社会养老等相关问题。“扶贫研究”栏目...

作者:罗中枢 出版时间:2021-06-01

《中国农村土地市场发展报告(2018~2019)》包括总报告、制度篇、市场篇和金融篇四部分内容,聚焦于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使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利用最新的调研数据对近两年农村土地确权、农地纠纷及确权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着重对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社会化服务、农村土地金融服务创新与实践以及农村土地市场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我国农村土地市...

作者:李光荣 王力 胡春梅 贾英姿 出版时间:2019-04-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