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20年我国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切实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突发环境事件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短板,流域环境应急联动治理加快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依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突发环境事件仍处于多发频发阶段,环境应急管理预防性不足,突发环境事件管理碎片化,环境风险信息不充分,社会主体参与不足。本报告选取其中几个...
2013年,石化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出现,尤其是“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的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发现2013年影响较大的10起石化企业突发环境污染舆情事件具有舆情焦点由事故现场情况转向安全事故问责等特点。结合舆情传播特点,本文从舆情应对时间、应对平台等方面...
本文旨在总结“9+2”泛珠三角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除了整体介绍外,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了论述。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影响突发公共事件的两个具体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流动人口。首先介绍了泛珠三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展的背景,然后分析了泛珠三角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和影响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因素,最后得出结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流动人口等都是影响突发事件的因素。
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公民的权利可能会陷入“非常态化”的法律“真空”状态而被侵害,而且被侵害的权利更多地关涉到了人权范畴,而人权的义务主体由普通权利与义务主体的互为指向的对等关系转变成了单向义务对象主体——政府,因为人权是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正当要求,也是所有社会公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与正当行使的限度。所以政府就必须对因危机事件可能被侵犯的公民权利承担起救济的责任...
本文介绍了我国环境危机事件与管理的情况。文章首先阐述了2010年环境危机事件与应对措施,其次指出在环境危机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随后谈到在正视困难和问题的同时,环境危机管理工作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最后对2011年环境危机管理工作进行了设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津冀渗坑污染事件,由民间组织率先报道,引发了互联网媒体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传播,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并迅速响应,开展调查及治理工作。在此次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府在应对处置方面...
2017年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双十”事件的筛选主要通过事件的媒体关注度、政府关注度、民众关注度及专家认可度四个指标来反映事件的影响程度。对“城市生态建设事件”的界定主要包括三层准则:事件与生态环境建设或破坏有关;具有过程投入大、结果影响大、可受人为干预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改变等特征;能够明确定位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要求能具体到一个或几个城市。依据以上内容和准则...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