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公民的权利可能会陷入“非常态化”的法律“真空”状态而被侵害,而且被侵害的权利更多地关涉到了人权范畴,而人权的义务主体由普通权利与义务主体的互为指向的对等关系转变成了单向义务对象主体——政府,因为人权是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正当要求,也是所有社会公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与正当行使的限度。所以政府就必须对因危机事件可能被侵犯的公民权利承担起救济的责任...
本文旨在总结“9+2”泛珠三角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除了整体介绍外,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了论述。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影响突发公共事件的两个具体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流动人口。首先介绍了泛珠三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展的背景,然后分析了泛珠三角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和影响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因素,最后得出结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流动人口等都是影响突发事件的因素。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更是加强了对公共危机的重视、研究和应对力度,就在不久前,市政府各部门编制的《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发布,预测了北京需重点防范的11类29种突发公共事件。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了,广大居民是否也有了公共事件的危机意识?应对水平如何?带着这样的思考,不久前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调查是在北京的在校大学生和城区18~28岁青...
2020年我国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切实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突发环境事件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短板,流域环境应急联动治理加快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依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突发环境事件仍处于多发频发阶段,环境应急管理预防性不足,突发环境事件管理碎片化,环境风险信息不充分,社会主体参与不足。本报告选取其中几个...
本文介绍了2010年中国面对的国际关系危机事件及应对情况。文章首先介绍了朝鲜半岛危机的情况,其次谈到了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最后特别重点指出中国国际危机管理中的美国因素。
2013年,石化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出现,尤其是“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的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发现2013年影响较大的10起石化企业突发环境污染舆情事件具有舆情焦点由事故现场情况转向安全事故问责等特点。结合舆情传播特点,本文从舆情应对时间、应对平台等方面...
本文介绍了我国环境危机事件与管理的情况。文章首先阐述了2010年环境危机事件与应对措施,其次指出在环境危机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随后谈到在正视困难和问题的同时,环境危机管理工作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最后对2011年环境危机管理工作进行了设想。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