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国城乡居民65%的口粮消费来自稻谷,而目前粮食消费中口粮消费所占的比例依然在50%以上,稻谷是中国价格敏感性最强的粮食品种,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本文研究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稻谷的消费特点,并对转型期稻谷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稻谷消费需求模型,对中长期中国稻谷消费趋势进行了判断。
2016年,由于库存大、产量仍然较高等因素,中国粮食供求形势总体宽松。受种植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影响,谷物产量稍降,豆类、薯类产量增加;受结构性需求、国内外价差等因素影响,稻谷、小麦、大豆进口继续增加,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大幅下降;主要受供求形势、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稻谷、小麦、玉米生产者价格下跌,其中,玉米价格下跌幅度最大。综合考虑国际粮食市场形势...
2015年,由于粮食继续增产、需求不旺、库存量大、进口增加等原因,粮食供给总体宽松。分品种看,玉米和大豆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主要受国际粮食价格、国内玉米临储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者价格小幅下跌。由于结构性需求、国内粮食价格过高等原因,稻谷、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增幅较大。综合考虑全球粮食市场形势、国内经济形势、国内政策调整等因素,预计2016年稻谷、小麦产量...
2020年是粮食丰收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和产量呈上升趋势;价格方面,2020年小麦和棉花的平均价格较2019年下跌,稻谷、玉米、大豆、油料和糖料的平均价格均上涨。预测2021年,稻谷、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会增加,尤其是优质品种产量会持续增加;棉花和糖料作物种植面积会下降;2021年种植业进口压力依然较大。
2021年农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三大主粮小麦、稻谷、玉米均实现增产,大豆减产;生猪产能快速释放,生猪生产恢复常年水平,猪肉产量显著增长,牛羊禽生产稳定发展,牛奶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水产品产量稳中略增;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部分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玉米、大豆价格持续高位上涨,生猪价格大幅下跌。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