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会背景     检索到  43939  条相关信息
报告

背景

本文的内容是赞比亚农业发展及其对小农生计的影响背景。分别介绍了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等内容。这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标是评估赞比亚发展体系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小农户和小生产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本篇演讲的主题是”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开放式扶贫“,演讲者认为应该从四个层面来讨论社会治理的内涵:(1)从社会治理的主体来看, 它是多元主体的参与;(2)多元主体在开放式扶贫工作中扮演的角色问题;(3)资源整合问题;(4)协商共治问题,从而有益于开放式扶贫工作的推进。

作者:向德平 出版时间:2016-06-01

虽然我国消贫成效显著,但是但任务依然艰巨。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就开始对贫困人口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至今大抵经过了五个阶段。消贫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演进、提升,从救济式帮扶到产业式开发,再到信息化赋能,为2020年彻底消除贫困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作者:张瑞东 蒋正伟 出版时间:2015-12-01

新时代反贫困思想是由习近平反贫困系列重要论述所包含的一些理论观点组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理论观点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也就是说,任何理论观点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并且是由这些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产生或引申出来的。新时代反贫困思想也是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它的形成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作者:文建龙 出版时间:2020-02-01

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低保、低保边缘、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的申请、核对、初审、审批等。国家建立社会救助超级数据库,省建立数据转换中心,市县普遍建立服务器和终端采集系统,社会救助政策发布、数据统计、报表分析等主要通过网络完成。

作者:沙勇 张振亮 刘璐婵 出版时间:2019-08-01

本文重点梳理了2012年以来,成都市在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过程中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经验。从制度体系建设来看,成都市构建了涵盖社会建设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完整制度体系,为完善基层社会治理顶层设计奠定了基础。从体制改革来看,成都市推动了公共财政投入、社区减负和社区工作领导体制等改革,并在全国首创成立市委社治委。在社区治理机制方面,本文着重梳理了院落自治、乡...

作者:卢晓莉 出版时间:2021-05-01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在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社会关系变迁,其中个体化是最明显的一种变迁。社会关系的“个体化”表现在生产领域和再生产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损害了中国社会秩序的社会基础。但是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与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所谓的“个体化”有一些明显的不同:首先,中国当前的社会还处在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等因素兼具的状态,而贝克探讨的是以...

作者:王春光 出版时间:2013-12-01

本章首先介绍了乡村振兴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其次介绍了中国农村老龄社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最后介绍了中国特色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逐步兴起和推广的过程。

作者:刘妮娜 出版时间:2020-0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