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真理性     检索到  10588  条相关信息

归附的机制应该如何安排呢?归附不是慈善组织向政府的简单投靠,或曰依附。归附要维持双重状态间的平衡,即体制身份和自由状态。否则,归附者便会沦为政府的附庸,快速失去活力,变得死气沉沉。为了维持这一平衡状态,归附需要多种机制相互配合。那么,这些机制有哪些呢?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以东莞市麻涌镇的购买服务为例,来讨论这个问题。

作者:出版时间:2018-05-01
关键词:

本文对“理性经济人假设” 做了细致的剖析,从利他主义经济学开始,系统地论述了人类中个体的社会理性的存在,通过实验可以验证个体的社会理性,是一种以自我为圆心的利他扩展,从而形成了个体的社会理性。本文提出了个体的二元理性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石。利用“社会经济人假设”,分析经济中的信任问题,博弈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研究,说明了...

作者:胡石清 出版时间:2017-09-01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实践史。在现代工业社会,人们通过实践不懈地追求社会与自身的进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同时也出乎意料地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出现了严重的异化效应,以及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匮乏、战争与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新疾病、人的精神缺失价值虚无等一系列问题。当代人类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其实就是由历史上人们的不合理实践,特别是近代以来人们对于越来越先...

作者:邹喜 出版时间:2021-10-01

本文从经济理性视角分析李村老人自我生存保障的经济实践,从老年人生存保障、经济资源的自我保障实践、自我生存保障实践三方面解析了农村老人在老年生存保障体系变迁背景下,在面对老无所养的现实生活中,采取了较为积极的理性实践为自己建构相应的经济保障。农村老人通过积极参加劳动,继续耕种土地,与子代理性切割等日常生活实践来维持自己晚年的生存。

作者:仇凤仙 出版时间:2022-04-01

从前文的描述和分析中可以看出,水库移民创业既表现出受各种结构性要素影响的一面,也表现出具有主体选择性的另一面。对三种典型创业方式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水库移民创业过程中结构约束和理性选择是怎样互动的。同时借助对移民身份建构与运作过程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结构约束下,移民在创业过程中理性获取创业资源的行动策略。基于此,可以梳理出水库移民创业的逻辑,理...

作者:王沛沛 出版时间:2015-12-01

本章主要从微观层面讨论在社会变革中,农民行为的特征,另外研究关于闲暇性质的核心假定,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已经成为一种能为农民带来正效用的正常商品,并提供经验证据对此进行说明。

作者:吴伟伟 出版时间:2018-10-01

本文分析了家庭之外的李村老人社会礼仪性实践情况。以村庄日常生活中公共场所变迁为中心,展示了李村公共生活的衰落,农村的个体化与原子化倾向正在逐渐瓦解村庄内部的凝聚力,与之相伴的是李村礼仪性活动日益消亡,李村老人在公共活动中的身影也逐渐模糊,他们开始从日常区隔、主动参与、单向度的人情礼、皈依宗教等方面向外建构自己的人生意义,但同时他们也在伦理、公共生活的无涉和利...

作者:仇凤仙 出版时间:2022-04-01

本章首先介绍了文化和旅游基本概念与定义,其次介绍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方式,再次分析了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最后介绍了中国文化旅游未来发展的思考。

作者:张广瑞 出版时间:2019-09-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