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乡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短板以及任务最艰巨最繁重之所在。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是世界乡村现代化一般规律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场域的具体展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理论内涵包括粮食安全前提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党建引领下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共同体导向的乡村现代生活、现代性条件下的人与自然和...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代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的现代化、经济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等等。这里,我们主要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现代化问题,特别是研究中国实现现代化所要选择的道路问题。
《百科知识》1996年第5期 宋书伟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是多层面同步转变的过程,涉及人类活动的每个方面。在我国,农村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农村经济现代化、农村政治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以及农民的现代化等内容。
中国城市化30年历程:1978~1984年,农村改革推动阶段;1985~1992年,城市改革推动阶段;1993~2003年,市场化改革推进阶段;2003年以后,统筹城乡发展阶段。讨论中国城市化几个认识问题,介绍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包括集中型城市化,多样性城市化,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城市化,城市政府拥有自主决策权的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非均...
乡村治理水平不但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质量,而且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性变量,迫切需要把握全面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与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利益结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互动关系,从乡村公共职能、乡村公共决策、乡村公共服务三个层面,审视乡村社会公共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最迫切需要的供不应求与不是最迫切需要的供大于求,有效破解基...
历史已经表明,中国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浴血奋斗,无不为了中国重新富强。在学术思想界,前人为此经历了艰苦的探索。向已经成功的强国学习,以其取得的成绩为奋斗目标,以其流行的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其发展的经验为前进的参照,过去曾经是、今天也仍然是中国“现代化”理论的主流。中国必须向国外先进学习,必须引进世界先进才有可能走向现代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17...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