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民间文学是人们在生活中的口头艺术创作。六能屯的民间文学主要有民间故事和山歌两种类型。在六能屯老人的记忆里保留着许多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以幽默生动的形象告诫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六能屯的歌谣十分丰富,旧时,唱歌是青年男女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今35岁以上的人对山歌有很深的感情,但35岁以下的青年人则丧失对山歌的兴趣。
长期以来,湖北省宜昌市坚持抓民间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推介,先后发现了享誉全国的农民故事家刘德培、刘德方、孙家香和中国谜语村青林寺村,根据当地的民间文化资源创作的《土里巴人》等10件作品获得文华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3年,宜昌市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工作的3个综合试点之一;2006年,宜昌市有7项民间文化遗产由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民间文学与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资源总量多,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类项目较少,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比重也较少。“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统、密集的普查和抢救以及数字化手段的保护,使民间文学得到发现、建档、保存、记录。目前对民间文学的保护形式单一,传承、传播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创新保护手段。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