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榆林和谐     检索到  12934  条相关信息

榆林作为边塞文化以其历史的纵深感和叠加、复合性而醇正、悠长、斑斓,又以其不可重复性和反差性而成为底蕴丰厚的边塞文化,还以其异质性和无可替代性的独立存在而成为陕北文化的重要支撑。榆林文化遗产,在许多方面都是有值得保护和挖掘、抢救和保护性开发的宝藏。榆林市民间艺术产业尚未形成市场,产业化进程既面临机遇也面临不少困难。

作者:郭冰庐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榆林市实施扶南政策以来,使南部县在“另一条战线”上实现着“跨越”,即走出全省最差层次的跨越。一以贯之地坚持扶持南部县发展,已成为在新起点上建设和谐榆林,开创榆林南北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切入点。当前必须在扶南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定位、工作主导路径,以及南部县域发展战略与产业布局等方面实现创新,更加强化对扶南工作和全市和谐发展的领导,从而真正地把扶南战略提...

作者:榆林市政协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书香榆林”工程的开展,有力推进着榆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对提高榆林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有效维系榆林的文化传承,对宣传榆林、推进榆林经济发展产生了独特的作用。榆林在发展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过程中,要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面对金融危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榆林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和“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的发展思路,变“危机”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与政策,注重民生状况的改善,推进和谐榆林的建设,使全市社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榆林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作者:牛昉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本文着重对榆林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和其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结合榆林实际的总体思路和产业发展重点,认为榆林应依托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煤、焦、电产业,化工产业,载能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最后,提出促进榆林非公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即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在政策、体制上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力促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王晓娟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2009年以来,榆林市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社会治安环境的目标,不断强化各项维护社会治安的措施,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2009年榆林治安形势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一些治安顽疾仍频繁发作。2010年,榆林的治安形势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不仅是处理案件方面的要求,更多的将是对公安行政管理体系的考验。为适应服务型政府...

作者:胡映雪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本文主要研究了榆林南部六县(清涧、米脂、绥德、吴堡、子洲、佳县)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对它们近期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特点,文化资源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六县文化特征和文化发展状况分别做了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榆林南部县域文化的建议。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十一五”期间榆林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活跃,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启动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但还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之间发展失衡,南北地区之间社会事业发展失衡,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发展失衡等问题。未来五年要在加大对农村及其南六县社会事业的发展投入的同时,把扩大公共服务、...

作者:惠前洲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