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检索到  9604  条相关信息

本文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界定;其次理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经济功能和特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满意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福利影响三个方面构建本章理论分析框架。

作者:牛晓冬 罗剑朝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新一轮农村金融的增量改革,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初步形成了适度竞争的多元化、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本章主要是在清楚本文的研究背景、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归纳总结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研究思路和构建技术路线,进而安排文章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凝练出本书的创新之处。

作者:牛晓冬 罗剑朝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产物,其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填补了西部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但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相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准入条件、市场定位、功能作用和机构经营特点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本文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路径、产生背景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以陕...

作者:牛晓冬 罗剑朝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本章利用实地调研的10个设立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县(区)1726户农户数据,分别采用Ordered Logit Model和Poisson Hurdle Model,对农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借贷意愿、信贷可得性、信贷额度和信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农户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情况及其满意度。

作者:牛晓冬 罗剑朝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本文利用2015~2016年采集的陕西和宁夏地区的2946户农户微观数据,首先,采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对不同农村金融机构融资选择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其次,采用处理效应模型(Treatment Effects Model)来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融资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差异;最后,采用QTE模型进行农户福利水平的分...

作者:牛晓冬 罗剑朝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对提升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效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首先,必须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宏观调控;其次,应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创新力度;最后,还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配套改革,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和制度环境。

作者:牛晓冬 罗剑朝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本文利用2015~2016年采集的陕西和宁夏地区的农户微观数据,采用分层模型,从乡(镇)和农户两个层面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与农户的信贷配给(成本和风险配给、完全数量配给、部分数量配给)、信贷可得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是否降低了农户的信贷配给(成本和风险配给、完全数量配给、部分数量配给)、提高了农户信贷可得性。

作者:牛晓冬 罗剑朝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样也是现代农业经济的核心。2006年,“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了乡村银行,打破了近百年的金融业运行“铁律”,使得金融真正发挥对无信用、无担保、低收入人群“雪中送炭”的效应,使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农村金融支农...

作者:牛晓冬 罗剑朝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