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教育再生产     检索到  43811  条相关信息

为全面了解教育对农民工子女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分层和流动可能产生的影响,笔者进一步将关注点聚焦在教育的具体过程上,分别对具有行动者特质的学校、教育实践者、家长及农民工子女的现实处境、应对策略及实际互动进行了深入剖析。因为,正是依靠上述行动者的共同参与和互动,学校教育才得以实现,而教育对农民工子女所产生的影响也逐渐形成。在本文中,笔者将首先对上述章节所做的...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农民工”,无论在语义学上还是社会学意义上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合语词,“工(人)”是一种职业身份,它意味着一种新型的工业劳动力的出现及其使用方式,而其前缀的“农民”则是一种制度性的正式身份,一方面它代表着农民工这一劳动主体的职业和身份转化都受到户籍制度基础上的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约束;另一方面还暗含着农民工的劳动力再生产形式、内容及其本质。当代中国的产业劳...

作者:任焰 潘毅 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关键词:

传递过程总体来说就是优势阶层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子代的健康状况,而同时健康状态成为分层机制中重要的保障,也能促进子代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回报,又会影响新的阶层获得。而这整个过程就是健康不平等的再生产。基于此,本文主要结论为青少年(初中生)健康受到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整个过程是父辈优势资源对青少年时期健康的生产和影响,健康本身也在代内进行传递,进而实现地位的获...

作者:梁海祥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本章旨在:第一,通过对农村非留守妇女、准留守妇女以及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的描述性分析,展示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现状,同时了解丈夫外出务工对准留守妇女和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所造成的影响;第二,依据第三章中的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效应分析框架,分析生计资本和外部环境对农村留守妇女目前生计策略的影响;第三,分析农村留守妇女未来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雪燕 罗丞 王洒洒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本文认为,在中国欠发达的乡村社会,国家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是一个“理性行动者”,对政府的发展政策具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利益诉求,使政府改变相应的现代化规划。本文指出,乡村社会具有“依赖性”,其发展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乡村社会具有“异质性”,其主体是 “异质性”很强的群体,村民的利益诉求有很大差异性,这些导致生态移民产生...

作者:丁生忠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精准扶贫;结构性教育贫困;再生产;教育资本

1.5亿城市新移民是城市劳动力市场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立足再生产视角,上一代城市移民在就业活动中其实遭遇到了劳动力再生产壁垒。本文将从就业价值观、劳动力存在及维持、劳动力发展三个维度解读城市新移民群体突破壁垒的机遇,进一步分析群体对于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治愈作用,展望新的劳动力发展方向。伴随“农民的终结”和第三产业时代的重大历史进程,城市新移民的流动因此具有特别...

作者:张执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本文记述了2008年以来因户口限制无法参加中考、被输送到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上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经历。地方政府通过政策等手段将随迁子女引导成为制造服务业急需的劳动力,直接参与了社会阶层再生产。随迁子女的个人抱负与家庭偏好往往与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存在差异乃至冲突。不过,职业教育仍为随迁子女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令其得以掌握城市惯习、建立跨界社交网络。

作者:凌旻华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