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政策协同性     检索到  77676  条相关信息

常规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同根同源同时,对它们进行协同管理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面临着传统污染物减排、环境质量改善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等多重严峻挑战。国际上,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纳入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在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和统计基础上,以政策评估的形式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持,形成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协调、统一监管...

作者:张立 曹丽斌 雷宇 蔡博峰 董广霞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协同创新理论是区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它是协同方法在创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它以协同论、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论为基础,主要研究协同创新的含义、协同创新的功能以及协同创新的边界。

作者:徐则荣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是国家高度的宏伟战略,是打造中国增长第三极和世界性城市群的载体。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并不是发展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几个大中城市,而是希望以这些城市为纽带和支点,构建统一市场范畴下的区域增长网络,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京津冀地区的增长潜力,优化京津冀地区的城乡资源配置效率,最终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共同富裕。因此,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建议,既具...

作者:常野 李孟刚 于重阳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本文从建立区域农业碳协同减排理论分析框架入手,通过设置地理渠道、经济渠道和技术渠道,分别采用传统空间杜宾模型和分区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地区合作减排的方式、渠道以及合作的条件,为区域协同合作减排指明方向。

作者:何艳秋 周作昂 陈柔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成为当今经济社会活动的主流发展趋势,其形成和发展对于区域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目前,东北地区的城市群主要包括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实现两个城市群协同发展,对于提高东北地区经济竞争力来说意义重大。本报告在...

作者:孙浩进 杨佳钰 申浩然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起到根本的保障作用。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包括水资源短缺、水质较差、大气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威胁、生态系统脆弱等。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面临区域进程差异较大、区域合作平台缺失、生态补偿体系不完善、综合投入不足等困境。应该从完善联防联控治理模式、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设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强化机构建设、鼓...

作者:包晓斌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地方拥有蓬勃发展、能提供丰富就业岗位的产业,既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可持续性的重要基础,也是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可靠保障。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在产业扶贫方面,仪陇县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领、企业和市场带动与农户响应相衔接的多元协同之路。仪陇县的产业扶贫实践既带动贫困户摆脱了贫困,又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刘飞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四川各级城市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经验系统融入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合作,环境领域的开放合作向纵深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方面,四川城市正通过对外开放、对内合作,快步走向共建共享。生态改善方面,创新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积极建设碳交易市场,共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绿色竞争方面,各个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更加明确,特色更加彰显,分...

作者:王倩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