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远古彝族英雄支格阿鲁是一位集君王、毕摩与天文历算家为一身的历史人物。由于他不可企及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在他事迹流传的过程中,人们把理想和愿望集中于他身上创作出了许多神奇动人的神话故事和英雄史诗,因此将他神化了。支格阿鲁史诗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流传或传承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广大彝族地区,各地区版本虽大同小异却各有特色,因而史诗具有突出的特征和重要的价值。然而,虽...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性,也具有特殊的“濒危性”。因而,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非遗的抢救与保护的力度,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由贵州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编写,贵州...
苗族史诗《亚鲁王》较之于北方三大史诗来说,缺少了魔幻色彩,更为注重的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述,是一部贴近人民的生活史诗。它同其他英雄史诗一样讲述的是英雄的故事,但是在其他史诗当中英雄有死而复生的本领,或者说是人民对于英雄的塑造倾向于神明形象,史诗《亚鲁王》中英雄们的形象更多地倾向于人性化的特征。文章从史诗文本出发,结合史诗英雄死而复生的母题深入探讨史诗的现实性...
礼俗仪式空间是村民开展礼仪习俗活动以及仪式化交往的空间。乡村地区的礼仪习俗从衣食住行到生死嫁娶无所不有,总结起来有两大类:一是节庆、祭祖、祈福、避祸等活动,经常发生在钟鼓楼、祠堂、寺庙、墓地、风水林等场所;二是生活礼仪,主要包括生日、婚礼、葬礼等活动,此时日常生活空间就转化为礼俗仪式空间。传统乡村社会中的民间习俗和人生礼仪非常丰富,人们在节庆欢愉、祭祀追思、...
四川是个民族大省,有藏、彝、羌、苗、纳西、回、蒙等14个世居少数民族,有甘孜、阿坝、凉山3个民族自治州和马边、峨边、木里、北川4个民族自治县,以及94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幅员达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3%。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形态多样,内涵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成为我省巨大的民族文化资源。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