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批判性反思:工具理性     检索到  11928  条相关信息

针对国内外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认识上的差异,运用理性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增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话语体系建构的国际对话性,从而使我们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民族区域自治。文章从经验理性、实践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交往理性五种理性分析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是在汲取中国大一统的历史经验,从中国革...

作者:青觉 出版时间:2019-10-01

由于引发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并受到多方批评,20世纪80~90年代非洲国家普遍实施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以减贫、脱贫为名目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这些新出台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粗看起来似乎是非洲国家自主决策、自我选择的全新发展战略与政策,但细加研究就会发现它们与原先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无本质差异。换句话说,非洲国家近10多年...

作者:李智彪 出版时间:2016-06-01

2005年有两个重要的教育纪念日,一是科举制度废除100周年,二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20周年。100年前的废科举,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起点;20年前的《决定》,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教育制度变革的起点。回顾和反思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轨迹,可以为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作者:储朝晖 王烽 杨东平 出版时间:2006-03-01

文章主要介绍了根据作者担任城市发展顾问和进行投融资的经验,提出的满足好的规划的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合作理性;二是为市场进入廓清条件;三是为投融资打通路径。

作者:李伟 陈民 彭松 出版时间:2013-10-01

归附的机制应该如何安排呢?归附不是慈善组织向政府的简单投靠,或曰依附。归附要维持双重状态间的平衡,即体制身份和自由状态。否则,归附者便会沦为政府的附庸,快速失去活力,变得死气沉沉。为了维持这一平衡状态,归附需要多种机制相互配合。那么,这些机制有哪些呢?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以东莞市麻涌镇的购买服务为例,来讨论这个问题。

作者:出版时间:2018-05-01
关键词:

本文首先回顾了韩国近现代东亚意识的发展和东亚意识的回归,并梳理韩国学界对于东亚论的论点,最后从再认识东亚的角度,分析东亚意识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启示和意义。

作者:芦恒 出版时间:2016-05-01

当今文学理论所引起的争论,已大大超出文学理论本身的范围。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发达国家的“历史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艺术的终结”、“文学的终结”,以及经济、文化全球化、一体化的理论著述和思想观点,对我们学术界产生了相当影响。

作者:钱中文 出版时间:2005-03-01

本文对“理性经济人假设” 做了细致的剖析,从利他主义经济学开始,系统地论述了人类中个体的社会理性的存在,通过实验可以验证个体的社会理性,是一种以自我为圆心的利他扩展,从而形成了个体的社会理性。本文提出了个体的二元理性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石。利用“社会经济人假设”,分析经济中的信任问题,博弈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研究,说明了...

作者:胡石清 出版时间:2017-09-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