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力争在2020年实现物流服务体系现代化。2018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强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开放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国...
2007年6月,中央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这是继上海、天津之后由国家批准的第四家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因此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媒体甚至称其为“特区”。成渝“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涉及土地、金融、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政府改革、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城乡规划等许多方面,...
本报告认为成渝经济区应定位于国家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内部的重庆和成都因在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异而需要有各自的具体定位,同时要基于分工与协作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从参与国内以及全球产业分工、增强对内对外开放能力出发,成渝经济区必须协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全方位、快捷、方便、多向的对外交通通道,从根本上突破发展瓶颈的制约。最后,提出了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
2012年,全球经济低迷、经济不稳定形势加剧,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经济增长内外环境不容乐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极点,发展势头强劲,一体化进程加速,这对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形势和改革目标都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采用“长株潭大城市群”概念,目的是为了区别原“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一体化”等概念。考虑概念的规范性、连续性和确认性。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用“长株潭大城市群”来表示前一种界定范围,对后一种界定范围和湖南“3+5”城市群则仍用“长株潭城市群”来表示。本项研究中的长株潭大城市群范围主要是指湖南“3+5”城市群。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国家、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以争夺首位城市的竞争以及围绕大都市的城市群或大都市地区之间的竞争,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发展模式。成渝经济区已经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本文从“均质区”以及地理单元劳动地域分工和相互关系入手,对成渝地区(四川盆地范围内)的167个县、市、区按照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
本文首先提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基本思路,然后介绍了环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发展情况,然后分析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布局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最后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的网络建设进行了规划。
本文首先介绍了长株潭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交通为先导,然后介绍了长株潭城市群综合交通建设现状,随后介绍了长株潭城市群综合交通建设的目标体系,最后介绍了长株潭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