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巴西迁都     检索到  1778  条相关信息

1960年巴西将首都由沿海地区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地区的巴西利亚,基本实现了首都职能的分化整合。迁都对于加强巴西国防安全、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并有利于缓解以旧都里约热内卢为中心的沿海地区人口、经济和环境负担。巴西迁都半个世纪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原因在于其迁都规划具有合法性、有效性、可行性与高品...

作者:范和生 唐惠敏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为分析主要的扶贫计划,认识贫困这一问题本身十分重要。本文从家庭出发,假设贫困倾向于代际再生产,影响着个人生命各个阶段的发展可能性为前提,则该策略从为贫困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开始,将他们置于社会保护网络,组成该网络的扶贫计划侧重于立即克服贫困。中国的贫困问题与巴西一样严重,两国都存在城乡在收入和住房、电力、卫生、食物和衣服等基本需求方面的不平等问题。然而,不同...

作者:朱莉娅·J.德佐蒂 贾学婷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人类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公共卫生危机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安全风险。进入21世纪以来,以烈性传染病为典型的公共卫生危机屡见不鲜,深刻挑战各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而各个国家危机治理的成效则是检验国家能力状况的试金石。放眼全球,拉美国家在此次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中的表现不容乐观,凸显其国家能力之危。以巴西为研究...

作者:范和生 武政宇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2010年,“选举”是巴西内政外交的重要内容。卢拉在过去8年收获的执政业绩帮助迪尔玛·罗塞夫较顺利地赢得了总统竞选,执政联盟在议会中的优势也进一步扩大;经济方面,巴西实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快增速;社会方面,贫困率继续保持下降,两极分化差距进一步缩小;外交方面,地区一体化、南南关系和国际参与仍是2010年外交的优先目标。

作者:周志伟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中巴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国情不同,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互相照搬,但中巴两国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都需要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这个角度来讲,两国在扶贫领域的经验又可互相借鉴。本章总结巴西建立“社会计划登记系统”的经验,思考我国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建设的未来,提出以下建议。坚定目标、久久为功;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强化信息共享;保障建设资金。

作者:胡茂根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凭借卢拉的支持以及“继承”的竞选口号,来自劳工党的女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赢得了2010年巴西总统选举。未来的罗塞夫政府在内政外交政策上可能会与卢拉政府保持较强的延续性,但同时也可能实施部分政策调整。卢拉八年执政为罗塞夫留下了不错的“遗产”,但在“后危机时代”和“后卢拉时代”,罗塞夫政府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如巴西发展过程的历史难题、国内政治力量对比所产...

作者:周志伟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就作为援助提供国参与国际发展合作(IDC)。然而,巴西提供政府资金及其在国际发展合作方面提出利益诉求却发生在1988年宪法制定之后。尤其自2003年以来,巴西的政府和民间组织均开始在政治上强调南南合作。那么巴西当前的国际发展合作现状如何? 哪些机构在提供教育发展合作(IDC/ED)?国际发展合作通过何种渠道开展,双边还是多边?巴西...

作者:CarlosR.S.Milani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2018年选举为巴西恢复政局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机会窗口,博索纳罗的当选充分体现了巴西社会的“变革”心态。从选举结果来看,博索纳罗和其所属党派的崛起使巴西政治生态发生了深刻调整,而博索纳罗激进、非传统的政策主张再次使巴西面临政策的不确定性。尽管巴西传统的政治力量格局出现较大变动,但是,传统政党在议会中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之政党碎片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博索纳...

作者:周志伟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