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家庭领域     检索到  20145  条相关信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领域中男女两性间的平等与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与内容。《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0~2010年)》分别在健康、法律、环境等领域的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维护妇女在家庭中的各种权益。对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对于我们认知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保障和促进家庭领域中男女两性间的平等与和谐,为政府更加合理地制定和修正与性...

作者:和建花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家庭经营的问题。在费孝通的《江村经济》里,展现了属于一个村庄的“乡村经济”。其中既有属于本地的“日常生活”经济活动,也有依附于外部市场的手工业和经济作物种植,并且展示了本地经济被外部市场破坏的趋势。与此相类似,在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一文中,乡村自有的经济活动构建出基层市场,并且基层市场向上构建了中间市场乃至中心市场,同样...

作者:吴力子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本文根据2008年6月在广州、杭州、郑州、兰州、哈尔滨五城市进行的4013户的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和分析了我国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发现我国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核心家庭已占各类家庭类型的70%以上,各类家庭平均人口数为3.22人。本文还分析了家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亲属关系,探讨了这些关系与西方社会的不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国传统儒家学说也把“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其中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妻敬、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以及由家庭扩大到社会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优良传统,构成了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家庭文化。

作者:王孟兰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本章是2006~2007年妇女/性别研究领域重要学术活动。

作者: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妇女福利和家庭服务是社会福利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我国妇女福利事业和家庭服务事业发展现状及相互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妇女福利与家庭服务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造成妇女福利与家庭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发展家庭服务事业提升妇女福利的依据和对策建议。

作者:王立剑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推进性别平等、促进妇女发展需要一个健康、安全的有利环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总目标中提出,要“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妇女生活质量,促进妇女事业的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环境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并应用指标对环境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不仅可以反映出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结...

作者:杨玉静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行动纲领》长达10多万字,由6章共300多段组成。6个章节分别是:(一)任务说明;(二)全球框架;(三)重大的关切领域;(四)战略目标和行动;(五)执行和监测《纲领》的机构安排;(六)资金安排。《行动纲领》确定的12个重大关切领域是:妇女承受持续且日益沉重的贫穷负担;在接受教育和培训机会上的不平等;享受卫生保健及服务不平等;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武装冲...

作者:王淑贤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