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家庭户规模     检索到  75966  条相关信息

本报告是对广东家庭规模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特点的分析。报告从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介绍有关家庭生命周期的文献研究;分析广东家庭规模变化趋势;分析形成阶段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介绍扩展、稳定和收缩阶段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介绍空巢阶段和解体阶段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作者:王忠 出版时间:2007年08月

本章介绍了中国传统人口规模的分期考察、数量之谜和人口数量的争论等三部分内容。

作者:汤兆云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家庭主要是婚姻的产物,强调共同居住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家庭的类型和人口规模与社会发展和社会规范如计划生育等有密切关系。由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流动性扩大,核心家庭趋于普遍;家庭成员中占据主导决策地位的丈夫独断模式逐渐让位于夫妻和全家共同商量;核心家庭规模的夸大和人口流动的普遍,致使老年人赡养问题愈加突出。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本文主要对甘肃静宁县的婚姻和家庭变迁历程及现状进行介绍。就婚姻而言,静宁县居民的择偶观念逐渐趋向多元化、自主化,择偶途径逐渐突破地缘、亲缘的限制,但“从夫居”依然是主要的婚后居住方式。就家庭而言,静宁的家庭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庭结构日趋简化,家庭职能更加集中,主要承担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赡养老人、陪伴和情感支持、经济活动等功能。

作者:魏胜文 穆纪光 安文华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本文具体描绘了乡村工业化的微观经营过程———家庭工业。家经营是潮镇家纺产业发展的基础,家庭工业塑造了潮镇独特的经济生产形式和城镇化模式,潮镇在家庭工业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独特的生产链条和产业体系,家庭织布的核心特征是“生活生产不分离”,它使得家庭工业乃至整个家纺产业的生产组织过程有着极为特殊的逻辑。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工业化时代的家庭生产所具有的社会学意涵。

作者:付伟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本文规模经济理论,构建O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农户和地块层面分析农地规模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作者:徐定德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介绍防止大规模返贫的长效机制、绿色减贫的长效机制、健康防贫的长效机制及构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

作者:刘七军 李昭楠 出版时间:2024年08月

本章主要从农业转移人口的家庭生计资本入手,通过系统研究和全面分析,有助于更加细致深入地了解城乡一体化和就地就近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发展现状。下文将从自然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三方面着手,同时结合性别、代次、流动经历视角,试图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事物之间深层的联系并解释其原因,为政策建议的提出给出借鉴。

作者:杜巍 车蕾 吕锋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