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家庭少子化     检索到  58987  条相关信息

理想的社会制度将永远与传统紧密相连并受到传统的制约。作为社会制度的核心之一,家庭或直接或间接地投射出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中国自古便有“集人成家,集家成国”的说法(吕思勉,2007),这种“家国同构”的传统逻辑使家庭在中国不只是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单元,而且是秩序单元、教化单元和福利单元,并负有社会化和保护其成员的责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家庭制...

作者:胡湛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由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经历的是人口与家庭的双重变迁,快速而激烈的人口转变加快了家庭户变动的进程。就人口系统本身来说,稳定的超低生育水平、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剧烈的人口迁移以及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我国家庭户变动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当代中国家庭户数量、规模、结构以及居住模式的变动都是在“少子”或“独子”现象相对普遍以及老龄化成为常态的情境下进行的,再加上人口迁...

作者:胡湛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本文所讨论的是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是如何影响他们与城市社会融合的。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将首先回顾有关流动儿童家庭的研究。随后结合问卷调查资料,描述南京市流动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接着,对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社会条件、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以及家庭教育期望、行为与方式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家庭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不利因素。

作者:王毅杰 高燕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回归家庭是回归主流社会的基本方式、是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大量采用的回归形式,也最适合流浪儿童的需要。因此,工作人员在采取送其回归家庭的救助保护措施中,不仅应该清楚家庭对流浪儿童的本有作用,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针对流浪儿童特点和弱点,家庭、学校和社区有着难以满足的缺憾,社会救助工作者要为弥补这个不足而提供有效帮助。

作者: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关键词: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家庭户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有老年人的家庭户数量不断增多。“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户数为8803.63万户,占总户数的21.90%。其中,有1个老年人的家庭户占有老年人的家庭户的比重为67.55%,有多个老年人的家庭户增长趋势明显快于有1个老年人的家庭户。值得注意的是,有3个及以上老...

作者:胡湛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当代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时期,在我们看来,200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转型特征逐渐突出,不仅民众的就业方式、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人口结构出现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改变。作为绝大多数民众基本生存单位和载体的家庭在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我们知道,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关系、生存方式和家庭功能的直接体现,并可显示民众的居住偏好,对家庭形态...

作者:王跃生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70490566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70490567从世族大家文字的家训、家谱,到普通百姓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风形式不同,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家风有着与时代相适应的内...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任何在家庭以外建立起来的社会政策都不能取代家庭的功能,只是政府以不同程度和方式对家庭责任的分担。而在中国独特的家庭变迁过程中,制度的缺失与政府的功利主义已使中国家庭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家庭发展的乏力正给现代社会的正常运作带来挑战。破解这一困局,已不能仅仅停留在局部的、静态的政策调节或调整上,而应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重构中国现有的家庭政策体系,以适应现代家庭与社...

作者:胡湛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