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家庭内在力量     检索到  393  条相关信息

在我国,社会力量通常是与政府的行政力量相对而言的,指能够参与、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对各类社会事务产生影响力的群体、组织或个人。改革开放后,随着单位体制的式微,社区、社团组织、慈善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逐步发展起来,我国党和政府的“刚性”政治动员随之“柔性”化为社会动员,各类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动员和组织机制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日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苗月霞 戴一鸣 出版时间:2022-04-01

本书从乡村振兴支撑机制、在地资源利用、发展型组织建设、农业经营能力提升等维度,考察了企业、公益组织、民间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和所面临的困难。本书还考察了数字化时代乡村振兴的机会与前景,并以县域为基本单位,探讨了县级乡村振兴体系的基本架构。本书纳入了多个案例,并特别关注了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全球顶尖的信息技术企业在农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吕程平 游睿山 李佩璇 陈佳鹏 秦缙 出版时间:2021-08-01

本书在厘清家庭范畴的基础之上,依据有效性、实用性、便捷性和可靠性的设计原则,按照人口指标与负担指标相结合、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相结合、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研究和设计了能够简洁明了体现家庭负担状况且方便使用的家庭负担系数。从理论上和设计上,家庭负担系数可以分为以人口数量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和以负担类型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本书还结合调查数据对全国...

作者:田丰 出版时间:2016-06-01

社会学导入中国,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思想或一种方法,也是作为一种学术制度,就像与其同期导入中国的学堂、船政、邮电、铁路、银行、矿务等等制度形式一样,都是早期现代化的制度符号。社会学的导入中国,使中国学者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跳出了一般性现象分类和大一统混沌解释的方法羁绊,走上了从具体现象的归纳出发寻求背后的因果规则的实证道路。

作者:陈一筠 张健 出版时间:2000-01-01

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中国必须在建设其未来的同时不背弃其过去。”他同时还借用中国古典文论《诗品》中的“以古为新”原则对中国社会建设路径提出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是最具“中国特性”的本源型传统之一,它映衬着中国的过去与未来,更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起点和给定条件。经历了剧烈变迁之后,中国的家庭家庭政策如何在超越传...

作者:胡湛 出版时间:2018-09-01

本书分析了中国残疾儿童的状况,记录了残疾儿童家庭经历的幸福和痛苦、成功与挫折,并从儿童权利的视角,在生命保障、经济安全、教育、医疗、康复和社会参与等多方面,对残疾儿童家庭经验进行了分析。

作者:尚晓援 出版时间:2013-01-01

建设美丽中国是关乎民生福祉的世纪工程,其难点、重点和亮点皆在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并非仅打造人居环境这一步,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其是农村综合改革体系的重要一环,而持续推进过程中出现的 “短板” 和 “瓶颈” 成为困扰地方改革者的要点难题。佛冈县摸索出了一条既符合地方实际和特色,又可复制与推广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本书是对佛冈县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阶段性成...

作者:任路 张利明 刘迎君 唐丹丹 出版时间:2019-07-01

本书通过对人口普查资料及婚姻登记、户口档案的分析,以及对民族混合家庭的实地调查,描述新疆民族混合家庭及族际婚姻的状况,探讨混合家庭的建立和维系、民族认同感的形成、社会身份的确立、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冲突等问题。本书提出的文化因素是影响、制约新疆族际通婚和混合家庭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族际婚姻子女在民族成分的选择上具有实用主义倾向,国家采取的把族际通婚作为个人婚姻权...

作者:李晓霞 出版时间:2011-0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