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华中村治研究在21世纪之初转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研究,也就是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研究。该研究试图通过对全国不同区域农村进行深入调研,来了解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状况及其区域差异,从而理解法律、政策和制度进入不同乡村社会的过程、机制及其后果,并力图透过自上而下、自外向内的政策、法律和制度对乡村社会的进入差异来理解乡村社会本身,进而去探讨法律、政策和制度制定的问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以及其他各项人权带来了挑战,中国政府采取的抗疫防疫措施,彰显了保障人权的坚定政治意愿。2020年学界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人权保障研究成果丰富。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和北大法宝数据库2020年收录的85篇国内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人权保障研究文献为对象,借助文献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从把人权作为整体进行研究以及具体权...
近年来,“占领华尔街”这场草根运动,逐步蔓延到主流社会、政坛和学术界。2013年夏,美国经济学会主办的《经济展望杂志》以“最富有的1%”为题,举办了专题学术报告,系统地介绍了不同学派的观点。了解这场争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收入分配理论的最新动向,对进一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本文梳理了联合国出台的老龄化问题相关政策,并以表格的归纳概括了老龄人口的普遍需求,并将此作为研究农村空巢老人需求辨析的价值基础和参照的规范性需求。其次,本文梳理和分析了中国近些年有关老年人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和制度安排,并分析了国际组织和我国政策所针对的农村老龄人口需求。最后,本文讨论了我国学界对农村空巢老人中的留守老人群体十多年来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部分简要介绍了贫困代际传承的理论研究进程和研究背景。其首先界定了贫困代际传承这一定义,分列了学界中的几种假说。随后分析了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贫困代际传承的主要内容及运行机制。最后则介绍了本书新生代农民工贫困代际传承问题课题提出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就已开始了NGO能力建设的实践。90年代中后期,NGO能力建设成为热门,这主要是受到四个方面因素的推动:其一,伴随着公益创投(venture philanthropy)兴起,对与其相应的社会企业的能力建设提出了要求;其二,基金会开始加强对资助项目的评估,非营利组织的能力不足问题逐渐暴露;其三,非营利领域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
为了理解我们正在走向何方,需要一种解释能力很强的社会理论。以这种理论为指导,方可研究:我们前进的方向能否正确?我们是否能够改变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方向?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