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做优做强南昌都市圈,是新时代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南昌都市圈存在总体实力偏弱、中心城市引领作用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区域内部融合互补不足等问题。必须优化提升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核心主导地位,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强化九江、抚州两市中心城区战略增长极功能,强化都市圈产业分工协作,完善立体交通体系,共建科技创...
在此之前, 我们把中部的郑州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 长沙都市圈及南昌都市圈加入以前的18 个都市圈进行了综合评价。 由于历史及政策原因, 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因此, 在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中, 中部6个都市圈整体排名靠后, 这也客观地反映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的相对位置。
都市圈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托。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推进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合肥都市圈要聚焦圈内各地优势产业,健全协作机制;有序推进产业互补,完善产业分工布局;创新园区合作模式,构建科创赋能体系;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为高质量协同发展...
郑州都市圈是在郑州大都市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进入新时代,郑州都市圈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交通通勤圈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食品等产业集群规模扩大,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及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迅速,郑开同城化建设积极推进。本报告在梳理郑州都市圈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郑州都市圈在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强、...
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形成了20个中心城市的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在200万人以上、非农业人口比重达到70%的城市,由于这些城市在空间分布上交叉及腹地城市群发展状况,高汝熹等认为中国形成了18个大都市圈。然而,经过10年的发展,尤其是中部的快速崛起,很多城市已经超过了当年的评价标准。因此,本次评价报告增加了郑州、南昌、长沙、合肥4个都市圈,报告的评价范围...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与西安都市圈经济发展。首先,介绍了西安都市圈范围的划定。其次,分析了西安都市圈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性。接下来,介绍了西安都市圈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与问题。之后,介绍了西安都市圈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及实现机制。最后,提出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西安都市圈经济发展。
西安—咸阳一体化(以下简称“西咸一体化”)是全球范围内区域一体化理论和实践的地方投射,是陕西省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20年来,一体化领域易于实施的“低垂的果实”业已采摘,以区域分治为核心的制度障碍亟待打破。2022年2月批复实施的《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的空间格局,明确了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咸阳市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作为核心区...
城市既是产业和人口集聚的主要载体,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目前区域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引领带动全局发展的方向。以此为契机,策划和推动省内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大力培育经济中心城市,形成新的增长极,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成为重点。打造以石家庄为...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